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21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

1.综合题(共2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总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1)举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向西方学习相联系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2)材料二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个部分内容?“三民主义”是由谁提出来的?
(3)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的特点是?
2.
***的诗词像浪花一样时时随社会革命的浪涛而跳跃,同时又像一面中国革命史的镜子,真实而艺术的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的斗争历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1)导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红军“远征”途中发生的被称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事件是?
(2)在哪一军事行动后红军“远征”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
(3)红军“远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
(4)在长征过程中,红军战士展现了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些统称为什么精神?
材料二忡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復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影响?

2.选择题(共16题)

3.
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有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史开始于此,也基本结束于此,这座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4.
八国联军侵华,是为了镇压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5.
19世纪后半期,京城一度流传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拥。”讽刺慈禧太后在民族危难之时仍不忘追求个人享乐。你判断此联书写的具体时间应在
A.中法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马关条约》签定后
D.《辛丑条约》签定后
6.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
A.封建社会
B.殖民地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7.
《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A.开商埠B.设使馆C.建教堂D.加工厂
8.如图,AB是⊙O的直径,AC是弦.

9.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的名称,它反映了不同时期特定的时代特征,具有不同的历史内涵。下列军队名称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①②
11.
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A. 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B. 南昌起义中共一大
C. 中共一大秋收起义
D. 秋收起义五四运动
12.
“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建立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幅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叶挺
B.张学良
C.李宗仁
D.孙中山
13.
指挥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的是
A.彭德怀
B.左权
C.朱德
D.林彪
14.
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同仇故忾、不畏强暴、浴血奋战.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国民政府北伐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重庆谈判
15.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16.
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A.在城市看电影
B.有钱人家拍照片
C.人们见面称“先生”
D.成年男子留长辫
17.
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A.荣宗敬
B.荣德生
C.张審
D.张之洞
18.
以下为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外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