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的结果?有何共同之处?出现这种共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图四反映的是哪场战争的结果?并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哪些?
(3)对比前三次战争,你对图四反映的战争结果有什么认识?

(1)图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的结果?有何共同之处?出现这种共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图四反映的是哪场战争的结果?并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哪些?
(3)对比前三次战争,你对图四反映的战争结果有什么认识?
2.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自强的中国人进行了近代化探索,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等历程......道路艰难曲折。
(1)1840年至1895年列强发动了哪三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什么为口号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概述洋务运动的作用?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自强的中国人进行了近代化探索,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等历程......道路艰难曲折。
(1)1840年至1895年列强发动了哪三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什么为口号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概述洋务运动的作用?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 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2.选择题- (共28题)
4.
“条约有数项,割赔和开商;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是对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概括。该条约的签订( )
A.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B.使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
C.使西方列强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
D.标志着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
8.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刻创痛、空前的民族危机,把中国人民惊醒了。”以下关于“中国人民惊醒了”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运动 |
B.地主阶级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
C.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
D.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 |
11.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在《讨元檄文》中把袁世凯称为“民贼”,是因为袁世凯
①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②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③复辟帝制
④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①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②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③复辟帝制
④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4.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是( )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
B.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
D.洋务运动提出了“师夷长技”的口号 |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国多个政治团体、政党组织纷纷创办报刊杂志,宣传维新变法与革命思想。下列报刊杂志中,属于这些团体和政党机关报刊的是( )
A.《时务报》、《民报》 | B.《申报》、《民报》 |
C.《新青年》、《国闻报》 | D.《新青年》、《申报》 |
16.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下列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
A.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趋势 |
B.第一期探索是洋务运动 |
C.第二期探索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
D.第三期探索有绝对肯定东西方文化的倾向 |
17.
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下图)反映的人类记忆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21.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 B.中共“一大”的召开 |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 D.中共“七大”的召开 |
22.
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样路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从歌词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
C.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 |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
27.
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A.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
B.我眼中的延安——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
C.中国社会转型的开端——鸦片战争 |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
28.
2018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C.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
D.中国人民在没有外来援助的情况下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