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右玉县二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19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至1901年,面对列强的一次又一次侵略,虽然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但依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次战争?
(2)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3)在中国近代史上,北京曾两次被外国侵略者攻占,并进行劫掠。这两次战争指?
(4)在中国人民的抗争中涌现出了哪些民族英雄,请选择一人介绍他的事迹。
(5)近代列强的侵略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这样的两个兄弟,他们的名字是国民党和共产党。这两个兄弟曾两度携手,又两度分离。下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开始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吓倒,毅然发动两次起义,并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2)材料二中的“两次起义”指的是那两次起义?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及其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后来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使国共两党的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材料三:1937年,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国共携手,最终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列举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个。
材料四: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以解放全中国为目标的解放战争,最后终于结束了两党的对峙。
(4)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什么?你认为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23题)

3.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
②虎门销烟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
④鸦片战争的开始
A.④③①②
B.③④②①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4.
中国近代史又叫中国的屈辱史,中国遭到了外国列强入侵,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造成近代中国领土、关税等主权遭到侵犯,其中《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5.
割九龙司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瑷珲条约》
6.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A.新中国成立、《辛丑条约》、九·一八事变
B.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C.新中国成立、《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南京解放、《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
7.
清代皇帝在北京西郊建造的中西合璧、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在哪个时期被谁毁掉的
A.鸦片战争、英军
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C.甲午中日战争、日军
D.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
8.

下面图形的面积{#blank#}1{#/blank#}.

9.

下面图形的面积{#blank#}1{#/blank#}.

10.

下面图形的面积{#blank#}1{#/blank#}.

11.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
A.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
B.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C.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转折点
D.开启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12.
下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示意图。图中A、B、C三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新中国成立
B.洋务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大改造完成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第一次世界大战
D.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土地改革完成
13.
下列反映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进步主题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民革命
②民主、科学
③维新变法
④三民主义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14.
下列最能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是
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B.艰辛探索,良好开端
C.实事求是,历史转折
D.思想启蒙,科学发展
15.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六大
16.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诗句中的“四军”指的是()
A.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B.红四方面军
C.新四军
D.八路军
17.
“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材料中提到的“会议”应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八七会议
18.
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是《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一书的部分目录,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①红旗飘扬井冈山
②为全民族抗战而斗争
③南湖红船风雨中起航
④新中国的曙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19.
从1927年起的十年,中国革命道路极为艰难曲折。下列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昌起义
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④遵义会议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①④③②
20.
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   )
A.北京大学B.工农革命学校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
21.
“倭奴似虎狼,犯我台儿庄。燹戮燃仇愤,危亡挺脊梁。精诚赢大捷,忠勇固金汤。血海尸山上,旌旗猎猎扬。”该诗词歌颂的战役的历史地位是
A.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B.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D.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2.
2015年10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将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下列可以作为申遗证据的有
①当时的实况记录片及照片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文献资料
③电影《南京大屠杀》
④南京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时的判决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3.
下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4.
1912年6月,一位美国记者来到中国南京,他有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①人们在电影院看电影
②去照相馆照相留念
③大街上有男子穿中山装、女子穿旗袍
④有人称呼“大人”“老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合理调整
B.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C.资本投入迅猛增加
D.列强暂时放松侵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