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三)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14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材料二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

(3)对文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

(4)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
(2)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归纳新文化运动主要影响。
(4)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
(5)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
(6)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正面战场抗击了大量日军,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材料一
战役名称
 
参战双方
国民党军队与日军
地点
山东台儿庄
时间
1938年
 
材料二: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就中国战场而言,此战是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民党军队获得的较大战役级别的胜利之一。甚至战略反攻阶段最大的胜利——湘西会战都无法与之相比。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格中战役的名称是什么?
(2)该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长沙会战的重大意义。
(4)谈谈你对正面战场的认识。

2.选择题(共26题)

4.
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
D.《北京条约》
5.
如下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    )
A.上海B.南京C.福州D.虎门
6.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说明
A.鸦片战争的结果B.义和团运动的失败C.清政府的腐朽D.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7.
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刊物”指的是(  )
A.《知新报》B.《国闻报》
C.《时务报》D.《民报》
8.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②③D.④②③①
9.地球的昼夜温差比月球小,其原因正确的是(  )
10.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欢呼”主要来自(   )
A.清朝统治结束B.武昌起义胜利
C.列强宣布“中立”D.中华民国建立
11.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
A.陈独秀B.鲁迅C.李大钊D.聂耳
12.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①五四运动 
②黄埔军校的建立  
③北伐战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战斗情景是
A.平型关大捷B.辽沈战役C.北伐战争D.渡江战役
14.
伍修权曾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诗中空格处应当填写(  )
A.上海B.南昌C.遵义D.延安
15.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
A.近代史的开端B.近代化的起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
“有一种失败叫占据,有一种胜利叫撤退。”以下史实中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重庆谈判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抗日战争的胜利
17.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的三大战役,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三大战役是
A.转战陕北、辽沈战役、平津战役B.挺进中原、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D.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18.
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目标是
①中原解放区 
②陕北解放区 
③山东解放区 
④大别山根据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9.
武汉会战使日本“发动攻略汉口之战,使其成为战争一决雌雄的最大机会”等等企图再度落空,奠定了中国持久抗战的基础。下列战役发生在武汉会战期间的是
A.四行仓库战役B.宝山保卫战C.贺胜桥战役D.万家岭战役
20.
华北国民党军队总司令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古城北平得到和平解放。这是哪一战役的成果(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21.
哪一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22.
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盟军与日军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会战胜利(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彻底地粉碎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23.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的背景是()
A. 九一八事变
B. — •二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24.
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因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入史册的将领是( )
A.杨虎城B.杨靖宇C.李宗仁D.彭德怀
25.
“中共七大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长篇发言,对抗战期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和经验教训做了回顾和总结……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由此可见,中共七大意义在于(  )
A.确立***思想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为夺取抗战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D.加速了国共两党关系破裂的步伐
26.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这里发生了
A.八一三事变B.九一八事变C.双十二事变D.七七事变
27.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救国。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还有一个人是张謇,他选择的道路是(    )
A.“实业救国”B.师夷长技C.戊戌变法D.民主科学
28.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它创办于(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29.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是(  )

A.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 农民踊跃参军参战
C. 三大战役 D. 解放全中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