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
材料一:条约规定,遇有交涉词讼,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这就将在华英人完全置于中国法律体系之外,置于中国司法审判权之外了。
材料二: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也就是说,英人可以享有今后清朝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
请回答:
(1)依所学知识判断,上述两则材料与近代史上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2)该条约又与那场战争有关?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概述两则材料的核心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一:条约规定,遇有交涉词讼,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这就将在华英人完全置于中国法律体系之外,置于中国司法审判权之外了。
材料二: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也就是说,英人可以享有今后清朝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
请回答:
(1)依所学知识判断,上述两则材料与近代史上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2)该条约又与那场战争有关?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概述两则材料的核心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2.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有此反省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这一政治主张付诸实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
材料一: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有此反省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这一政治主张付诸实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
2.简答题- (共2题)
3.
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沙俄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请回答:本次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列举两点中国丧失主权的表现。沙俄得到更多的好处具体指什么?其中增开天津为商埠的又是那一不平等条约?
3.选择题- (共20题)
10.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 |
B.三民主义、民国、孙中山、共和 |
C.新文化、北洋军阀 |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
11.
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看到西方帝国主义并没有把战争罪行加在她身上,她“感激涕零”地宣布“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方针,并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 )
A.希望与西方发展友好关系 |
B.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C.暂时欺骗了西方列强 |
D.下决心管好自己的人民,治理好国家 |
13.
《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A.开设工厂 |
B.割占土地 |
C.增辟通商口岸 |
D.获得赔款 |
1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其意义主要在于( )
A.全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
B.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
C.否定了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
16.
孙中山在《国民党改组问题》中道:“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 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
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 D.孙中山讨伐北洋军阀 |
18.
“1912年元旦,下午6时15分,孙中山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受任典礼。”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孙中山在日本组建同盟会 |
B.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建兴中会 |
C.袁世凯任中国国民党总理 |
D.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20.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者。”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 )
A.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 |
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
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
D.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
23.
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浮雕,描绘的历史情景是“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此浮雕反映的是( )


A.南昌起义 | B.金田起义 | C.武昌起义 | D.义和团运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