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9年2月初三毕业班质量抽查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910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3/6

1.综合题(共3题)

1.
材料论述。
1879年,为加强海防,李鸿章于大沽、北塘海口炮台试射电报以达天津,效果良好。他再次上奏:“旱线”(即陆线)从天津到上海所需不过“十数万两”,可先从准军军饷项内拔款开办,等到办成后仿照轮船招商局的办法招募商股,分年缴还本银;经营方式自然是“官督商办”;由于中国目前没有这方面人才不能不雇外国专家,但他明确提出要设立电报学堂培养中国学生“自行经理”。1880年10月,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同时设立电报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电讯事业的开始。

——摘编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1)材料中“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办的哪一类型工业?
(2)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迅速掌控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1911年底,17省代表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公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定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2月,清帝宣告退位,清政府的统治遂告结束。由此,日本神户孙中山纪念馆馆长狭间直树认为,辛亥革命使过去地位为“零”的人获得了“相当高”的“政治地位”。

——摘编自章敦华《综述:外国学者讨论会上评说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你同意狭间直树关于辛亥革命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版
材料二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平和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强国之鉴》
(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的第一章第二节补充一个标题(写重大历史事件名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英国政治体制”指的是什么?这一体制的建立与英国工业革命有何关系?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近代欧洲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2.选择题(共30题)

4.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变局”指中国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6.
“1884年,洋务企业资本达263443元,占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材料说明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领域是
A.政治
B.经济
C.思想
D.文化
7.
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为建立独裁统治,他复辟帝制,不过迅速败亡,其复辟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违背社会进步潮流,不得人心
B.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C.失去帝国主义支持
D.缺乏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
8.
图中的“运动名称”一栏应该填写
A.维新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9.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10.
在某红色旅游景点,导游介绍说:“这里召开的一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一景点是在
A.上海
B.南昌
C.广州
D.遵义
11.
下图反映历史事件的性质是
A.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B.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C.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一场无产阶级革命
12.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在嘹亮的军歌声中打响了(  )
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抗日战争
13.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的词语是(  )
A.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光明前途 良好开端D.科学发展 高举旗帜
14.
“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战争爆发。”材料所述事件成为
A.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
D.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15.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这表述的是抗日战争的(   )
A.背景B.目的C.意义D.性质
16.
解放战争时期,下列城市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是
A.西藏
B.福州
C.北平
D.天津
17.
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与张謇选择实业有关的是
A.创办湖北织布局B.创办大生纱厂C.创办轮船招商局D.创办汉阳铁厂
18.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国家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9.
下图所示宣传画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在
A.解放战争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述内容最早出现于(  )
A.1949《共同纲领》B.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
下表为我国在“一五”时期的各部门投资比例。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D.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22.
下图所示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时代》杂志某期的封面,所宣传的历史事件意味着
A.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一致
23.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国两制”构想
24.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以下关于这一时间表述正确的是 (   )
A.属于公元前5世纪初B.属于公元前5世纪末
C.属于公元前6世纪初D.属于公元前6世纪末
25.
公元7世纪中期,面对急剧变化的国内形式,日本效仿中国奋起改革。下列对这一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
B.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C.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D.使日本走上了奴隶制社会
26.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它诞生于古代
A.埃及
B.巴比伦
C.印度
D.中国
27.
《建筑与民主》一书中说: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这反映了雅典
A.实行民主政治B.注重法制建设
C.建筑水平高超D.文化繁荣昌盛
28.
13世纪时,有人公开主张大地球形理论。首次证实这一理论的是
A.罗马帝国的扩张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达伽马到达印度
29.
经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英国于1689年通过了一部重要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该法案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法典》
30.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三级会议的召开
B.议会重新召开
C.莱克星顿的枪声
D.攻占巴士底狱
31.
下边两个文艺作品共同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浪漫主义
32.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必须分省,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文件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人权宣言》
C.美国《独立宣言》
D.美国1787年宪法
33.
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其诞生的标志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会晤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国际歌》的传唱
D.巴黎公社的建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