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09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6

1.综合题(共5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
材料二:慈禧等人把用于国防的海军经费挪去修建颐和园了。……这笔款,如果用来买定远这样的铁甲舰,可以买十一艘……
材料三: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清政府最终失败,被迫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
(3)请列举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两次重要战役。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
2.
列表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将列表中空白处补充完整。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自北洋派欲以武力宰制全国,演成国内之大战乱。此派人本君主时代产物,其脑筋思想与民主政治绝不相容。②从前统割于一皇帝之下,犹可以威权名分,束缚驰骤(奔驰),使服属于一尊。自国体变革,天下为公,此辈乃如游骑无归,不可羁轭(束缚);适当时有一小站练兵之袁世凯,出而率此一班差官马弁,犹可不至溃裂,然已不如从前之令行禁止矣。③迨袁氏既死,主领无人,其中比较有势力者,则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三人。以资格论则徐胜,以实力论则冯、段胜,而成三头政治之奇观
——《戊午周服·北洋系最近分裂状况》
材料二: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选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观点。(不得照抄原文)其观点有哪些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分析***所提出的造成军阀割据的原因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4.
某校八年级同学以“国共关系及其历史启示”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实现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两次合作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两次国共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
(3)试就两次国共合作谈谈你的认识。
5.
***在十年内战中的两次“改向”,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年9月,***在湘赣边界领导起义,开始他们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市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材料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湘西前进,在斗争中红军人员损失惨重。在这危急时刻,***提出红军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占了黔北重镇遵义。
(1)材料一中的“起义”指什么历史事件?***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中央红军为什么“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3)材料二所示历史事件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此历史事件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选择题(共11题)

6.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太平天国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黄巢起义
7.
(题文)《重寻近代中国》一书中写道:“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而是五口通商。”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
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9.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光线较暗,应使用(  )
10.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B.解放了人们思想
C.维护了民族尊严D.挽救了民族危亡
11.
下列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七会议———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B.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南昌起义———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D.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12.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3.
一二·九运动发生的背景是
A.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B.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C.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
D.日本侵略军进攻沈阳
14.
下列关于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土地改革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农村的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C.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D.实现了土地公有制
15.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多次会战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16.
鲁迅是中国近代后期杰出的文学家。以下文学作品,由他创作的是
A.《狂人日记》
B.《骆驼祥子》
C.《子夜》
D.《雷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