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7题)
1.
(图说历史)如下图

(1)上图见证了北京被侵略的耻辱。请写出与图有关的两次灾难性战争。
(材料解析)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2)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后的“反入侵的连锁反应”是什么?为什么?
(历史启迪)
(3)你从19世纪三次灾难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吸取的什么教训?

(1)上图见证了北京被侵略的耻辱。请写出与图有关的两次灾难性战争。
(材料解析)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2)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后的“反入侵的连锁反应”是什么?为什么?
(历史启迪)
(3)你从19世纪三次灾难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吸取的什么教训?
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1)据图指出,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侵略我国香港地区的方式除了割占外,还采用哪一方式?(2分)
材料二 “……当英国终于决定打到北京……俄国……竟能挺身出来充当衰弱的中国的秉公无私的保护人,而在缔结和约时俨然以调停者自居,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俄国在远东的成功》
(2)为什么说“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3分)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辛丑条约》
(3)材料三的哪一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3分)
(4)比较上述材料,哪一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最严重?为什么? (4分)
材料一如图

(1)据图指出,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侵略我国香港地区的方式除了割占外,还采用哪一方式?(2分)
材料二 “……当英国终于决定打到北京……俄国……竟能挺身出来充当衰弱的中国的秉公无私的保护人,而在缔结和约时俨然以调停者自居,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俄国在远东的成功》
(2)为什么说“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3分)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辛丑条约》
(3)材料三的哪一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3分)
(4)比较上述材料,哪一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最严重?为什么? (4分)
4.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820年以后列强在中国的鸦片走私数量剧增的原因是什么?(3分)
材料二 英国占领了香港岛,英、法、美等国在上海等地开辟“租界”,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倾销中国市场。以英国输入中国的棉纱、棉布为例,1842年后的三年里,增加了一倍半。工业品的输入,使中国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2)材料一中“小农经济逐渐破产”说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材料三如图

(3)根据材料三,指出鸦片战争给中国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一如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820年以后列强在中国的鸦片走私数量剧增的原因是什么?(3分)
材料二 英国占领了香港岛,英、法、美等国在上海等地开辟“租界”,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倾销中国市场。以英国输入中国的棉纱、棉布为例,1842年后的三年里,增加了一倍半。工业品的输入,使中国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2)材料一中“小农经济逐渐破产”说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材料三如图

(3)根据材料三,指出鸦片战争给中国产生的影响?(4分)
6.
(史料解析)
大海之中的岛国日本,原本和中国、朝鲜一样,都是落后于西方世界的东方封建国家。在面临西方侵略者的炮口时,选择了一条和中国、朝鲜截然不同的自强之路,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1)根据史料,分析日本为什么能够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3分)
(论从史出)
刘东同学在某杂志看到以下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2)你认为某杂志的“内容”符合历史事实吗?为什么?(3分)
(3)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2分)
(学以致用)
(4)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你的爱国举动是什么?(举
出一例即可)(2分)
大海之中的岛国日本,原本和中国、朝鲜一样,都是落后于西方世界的东方封建国家。在面临西方侵略者的炮口时,选择了一条和中国、朝鲜截然不同的自强之路,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1)根据史料,分析日本为什么能够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3分)
(论从史出)
刘东同学在某杂志看到以下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2)你认为某杂志的“内容”符合历史事实吗?为什么?(3分)
(3)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2分)
(学以致用)
(4)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你的爱国举动是什么?(举
出一例即可)(2分)
2.选择题- (共28题)
10.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blank#}1{#/blank#} cm,用该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位置如图乙时,移动光屏可成清晰的倒立、{#blank#}2{#/blank#}的实像,{#blank#}3{#/blank#}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在光屏上成的像向{#blank#}4{#/blank#}偏.
25.
甲午海战纪念馆坐落在刘公岛,是一处以建筑、雕塑、绘画、影视等综合艺术手段展示甲午海战悲壮历史的大型纪念馆。如果你有幸参观,你不能看到的是()
A.北洋舰队照片 | B.邓世昌肖像 | C.左宗棠肖像 | D.致远舰模型 |
33.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blank#}1{#/blank#}.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时的{#blank#}2{#/blank#}不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7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