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长征·七律》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北部重镇召开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叫什么?会上确立了谁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2)根据诗中揭示,列举红军长征过程中两次著名的战例。
(3)诗中“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什么事件?地点在哪?
(4)做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红军什么样的“长征精神”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北部重镇召开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叫什么?会上确立了谁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2)根据诗中揭示,列举红军长征过程中两次著名的战例。
(3)诗中“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什么事件?地点在哪?
(4)做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红军什么样的“长征精神”
2.
她的诞生是中共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她,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材料中的“她”是指什么?她在哪一年诞生的?
(2)她诞生在哪里?
(3)在她诞生的会议上确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1)材料中的“她”是指什么?她在哪一年诞生的?
(2)她诞生在哪里?
(3)在她诞生的会议上确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3.
上图是1928年4月,***(中左)和朱德(中右)领导的革命队伍胜利会师的场面。请回答:
(1)1927年8月1日,朱德等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著名起义叫什么?同年9月,***领导秋收起义,此后为保存革命力量,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转移,并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它叫什么?
(2)请你为上图取个最恰当的名称。两军会师后,创建了我党领导的革命军队,这支队伍叫什么?

上图是1928年4月,***(中左)和朱德(中右)领导的革命队伍胜利会师的场面。请回答:
(1)1927年8月1日,朱德等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著名起义叫什么?同年9月,***领导秋收起义,此后为保存革命力量,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转移,并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它叫什么?
(2)请你为上图取个最恰当的名称。两军会师后,创建了我党领导的革命军队,这支队伍叫什么?
2.选择题- (共25题)
5.
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面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
8.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事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9.
写作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崛起{#blank#}1{#/blank#}(jué qū) 铿锵{#blank#}2{#/blank#}(jiàng qiāng)
疑惑{#blank#}3{#/blank#}(huì huò) 欺凌{#blank#}4{#/blank#}(lín líng)
褴褛{#blank#}5{#/blank#}(lǚ lǒu) 轧死{#blank#}6{#/blank#}(zá y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