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06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9

1.综合题(共2题)

1.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回首往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的历程,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
(从无到有)
材料一 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
——选自歌曲《党在我心中》
(从弱到强)
材料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断摸索,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而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和从弱到强的过程。
(从幼稚到成熟)
材料三 会议……让博古下了台,这样全党终于在毛主席的路线下团结起来,顺利完成了长征
——陈毅《三年游击战争回忆》(摘编)
材料四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等条件,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情况,请问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是哪一年?一大提出党的中心任务是?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人民军队”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哪一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会议前面的“□”内应该填写什么地点,这次会议的影响是什么?
(4)材料四在“西安事变”中实行“兵谏”的是哪两位国民党将领?事变发生后,中共主张如何解决?中共的哪位领导不顾个人安危亲赴西安谈判?
2.
河北雄安新区设立后全国人民掀起一股“到雄安去”的热潮。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奔走于不同的地方。
材料一  “到黄埔去”
各级同学们(指各级中共党组织)
广州军校正拟招收入伍生,望各地速速多选……同学,自备旅费,前往广州投考……此事关系甚大,各地万勿忽视。

——中共关于号召报考军校的通知

材料二  “到井冈山去”(下图)

材料三  “到战场上去”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复兴民族文化,坚守民主阵容,为余毕生之志事,实亦即海内外军民同胞一致的革命职志与战斗决心。

——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广州军校”的校长是谁?此时的国共两党已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准备北伐,请问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的图中,***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从而走上了什么道路?
(3)材料三中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什么事变?标志着什么?在此事件之后,国共两党迎来了第二次合作,那么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意义是什么?

2.选择题(共29题)

3.
下列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八国联军侵华
③洋务运动开始
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4.
有人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概括为“悲凉三部曲”,这“三部曲”指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
“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真受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
为实现皇帝梦,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的是
A.袁世凯
B.宣统帝
C.光绪帝
D.段祺瑞
7.
鲁讯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指的是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8.
“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9.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
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③提倡文言文,反对白话文
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网上搜集了“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实现共和
D.军阀割据
11.
中华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先生为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亲笔手书“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一心一意,贯彻始终”训词。这一年是( )
A.1912年B.1924年C.1925年D.1927年
12.
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星和“八一”二字图案。其中,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那么,“八一”二字纪念的是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秋收起义
13.
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为口号进行的爱国运动是
A.虎门销烟
B.公车上书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4.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5.
1927年,***在一首诗词里这样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B.井冈山会师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
16.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你认为“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
A.准备北上抗日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
C.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17.
下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34年---1936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下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A.南昌起义的失败B.北伐战争的失败
C.长征路上的损失D.日本侵华的结果
18.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著名论断的人是
A.朱德B.周恩来C.贺龙D.***
19.
下列对孙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联俄、联共、依靠农工
B.联俄、反共、扶助农工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联俄、反共、依靠农工
20.
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声势震动全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是湖南、湖北
B.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
C.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D.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受到北伐战争的影响,得到很大发展
21.
叛变革命的国民党右派代表人物是
A.孙中山、张作霖B.蒋介石、张学良
C.汪精卫、蒋介石D.张作霖、汪精卫
22.
1928年,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是哪一政权?(   )
A.广州国民政府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C.南京国民政府D.北洋军阀政府
23.
前中共中央******曾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的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五四运动的爆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4.
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二大D.八七会议
25.
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B.黄埔军校的创办
C.南昌起义的发动D.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26.
在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提出的要求是
A.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废除二十一条
27.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攻陷的城市先后顺序是
A.北平天津上海南京
B.天津北平南京上海
C.北平天津南京上海
D.天津北平上海南京
28.
“学校师生要向日本天皇及当时在位的满洲皇帝地遥拜。唱国歌,背诵溥仪的诏书,且学生必须学习日语,并被灌输日满一体的思想,上述情况与哪一历史事件关系最大?
A.伪满洲国的建立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柳条湖事件
29.
“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孙中山B.李宗仁C.叶挺D.张学良
30.
揭开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点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31.
一位抗战老兵在回忆录中写道:“赵师长说,小日本借口丢了士兵,来找碴儿,被我们击退了,现在更艰苦的斗争还在等着我们。”材料中的事件指的是
A.九一八事变B.南京大屠杀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3.填空题(共1题)

32.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一次事件之后(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南京大屠杀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