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06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9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并主张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材料三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1840年至1901年,列强发动了哪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哪一个条约?
(3)材料二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说出两个这次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材料一中“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指的是近代的志士仁人为探索救国道路所作的哪两次尝试?
2.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的进步始终伴随着人的觉醒和解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
材料二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五四运动口号
(1)材料一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具体各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我们”具体有哪些人?(至少写出两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和导火线分别是什么?材料二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是哪一句?
(3)五四运动过去的九十年来,“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3.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其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制定了重大的方针和政策,引领了中国发展的方向,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
材料二 (中共一大)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鉴于党的力量还弱小,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强调与第三国际建立紧密关系。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四 1935年1月……***在会议上批评当时中央的指挥是纸上谈兵,不考虑战士要走路、要吃饭、要睡觉,也不问是山地还是平原、河道……
(1)依据材料一说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哪些历史条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及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该会议有何影响?
(5)你认为有哪些长征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至少写出两点)

2.选择题(共20题)

4.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某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该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日本D.沙俄
5.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是1905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下列太平天国的史实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田起义
②永安封王
③天京事变
④天京陷落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6.
毒品问题为各国所关注,1987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中国近代历史上领导虎门销烟的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魏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7.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曰割台湾。”诗中“割台湾”是由于清政府对外战争中战败,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函数y=tan(2x﹣ {#mathml#}π3{#/mathml#} )的单调区间为{#blank#}1{#/blank#}.
9.
(2015·广西来宾)在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
A.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0.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1.
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网上搜集了“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实现共和
D.军阀割据
12.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3.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的性质
14.
下列人物,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是(  )
A.康有为B.孙中山C.陈独秀D.蒋介石
15.
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16.
2018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纪念日。该纪念日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
17.
下表反映的是1926年12月广东省中国同民党党员的职业统计。这一职业分布应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D.红军长征时期
18.
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A.新文化运动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人民军队的创建
D.国民大革命发动
19.
1919年初,有人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愿公等坚持到底,全国国民为公后盾。”这一“后盾”后来集中体现在(  )
A.戊戌变法运动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20.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卢沟桥成为全中国的焦点,主要是因为在这里发生了
A.四一二政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1.
1937年12月15日的《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刊出了《日军杀人盈万》的新闻报道。这一报道揭露的暴行是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
22.
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D.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
23.
(题文)曾经被软禁在贵阳黔灵山的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这样做。”他所说的“1936年发动的事变”是指( )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