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在哪些战争后签订的?其中《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内容有哪些?
(2)材料一所反映的三个历史事件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的沉沦中进行了哪些斗争?这些斗争为何先后失败?
材料一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在哪些战争后签订的?其中《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内容有哪些?
(2)材料一所反映的三个历史事件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的沉沦中进行了哪些斗争?这些斗争为何先后失败?
2.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1)材料一中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分别指的是孙中山的什么思想?并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
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此前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款借款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律保护。
——《中国同盟会方略·对外宣言》
(2)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什么局限性?
材料三:“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新青年》第三卷第6期)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1)材料一中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分别指的是孙中山的什么思想?并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
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此前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款借款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律保护。
——《中国同盟会方略·对外宣言》
(2)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什么局限性?
材料三:“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新青年》第三卷第6期)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成功举行“习马会”,作为66年来两岸领导人之间的首次会面,“习马会”是两岸中国人持续努力的结果,这次会面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里程碑,奠定了未来两岸关系的新基础,向外界郑重宣布两岸要继续推动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翻开了两岸和平发展历史的新一页。下面请同学们回顾国共两党90多年的风雨历程。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材料一:由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有了革命军,我们的事业便会成功。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个学校”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哪位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所学校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2)这所学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接下来哪一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材料二:观察下图

请回答:
(3)上图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这一事件的解决标志着什么?
兄弟之殇,剑拔弩张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引自红军一段歌谣
请回答:
(5)列举南昌起义领导人。
(6)“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材料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任务》
请回答:
(7)材料中的“第二年”指哪一年?
(8)材料中的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指的是哪一事件?
兄弟之和,共谋未来
(9)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
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成功举行“习马会”,作为66年来两岸领导人之间的首次会面,“习马会”是两岸中国人持续努力的结果,这次会面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里程碑,奠定了未来两岸关系的新基础,向外界郑重宣布两岸要继续推动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翻开了两岸和平发展历史的新一页。下面请同学们回顾国共两党90多年的风雨历程。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材料一:由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有了革命军,我们的事业便会成功。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个学校”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哪位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所学校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2)这所学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接下来哪一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材料二:观察下图

请回答:
(3)上图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这一事件的解决标志着什么?
兄弟之殇,剑拔弩张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引自红军一段歌谣
请回答:
(5)列举南昌起义领导人。
(6)“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材料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任务》
请回答:
(7)材料中的“第二年”指哪一年?
(8)材料中的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指的是哪一事件?
兄弟之和,共谋未来
(9)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
4.
2017年是建军90周年,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一路走来,洒下了辛勤汗水。图片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记载了一段生动的历史。以下四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四件大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中共一大会址图,此会址在哪里?中共一大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2)图2是红军长征途中重要会址图,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中共历史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它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图3所在地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在这里召开什么会议?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和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谈谈你有何感悟?

(1)图1是中共一大会址图,此会址在哪里?中共一大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2)图2是红军长征途中重要会址图,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中共历史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它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图3所在地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在这里召开什么会议?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和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谈谈你有何感悟?
2.选择题- (共21题)
5.
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在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运动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西方侵华史 |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
D.中国人民探索史 |
6.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礼物”指的是: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7.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盖印章的主人是
A.刘步蟾 |
B.丁汝昌 |
C.邓世昌 |
D.方柏谦 |
12.
词汇在各大媒体的曝光事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几组词汇中,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大报刊上的是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 |
B.民国.孙文.共和 |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教国 |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 |
13.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历史上又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北京(北平)的有
①五四运动的爆发②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③《双十协定》的签订④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①五四运动的爆发②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③《双十协定》的签订④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5.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在井冈山
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C.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D.发动了秋收起义 |
17.
某班同学筹备一期板报,包括以下内容: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胜利到达陕北。此板报的题目应是
A.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
B.四万万人同一,去年今日割台湾 |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23.
“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 B.解放战争的进程 |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 D.解放战争的影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