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第二次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99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1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17年,一声炮响,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指什么条约的签订?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事儿?为什么说“依旧黑暗”?
(3)“1917年一声炮响”指的是什么事件?
(4)“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大事?这道“曙光”有何意义?
2.
近代中国许多进步报刊传播了新思想、新知识,加快了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步伐。读图,回答问题。

(1)以上三份报纸属于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的是哪一份?
(2)在它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什么理论?该理论包含哪三大主义?
(3)这一理论对资产阶级革命起了什么作用?

2.选择题(共26题)

3.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处于被列强宰割和瓜分的危机中。其中把山东作为“势力范围”的是
A.英国
B.法国
C.沙俄
D.德国
4.
因为它,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容易瓜分的”。这个“它”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反割台运动
D.三元里抗英
5.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国国力衰弱,远远落后于日本
B.清政府腐败无能
C.清军的避战,战斗力低下
D.清朝的军事装备落后
6.
通过它,英国最早向清政府获取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它”指的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虎门条约》
D.《望厦条约》
7.
中国近代史上,1856—1860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签订《南京条约》
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造成的结果的是
A.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B.增开天津为商埠
C.广州被设为通商口岸
D.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9.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是指今天的
A.北京
B.南京
C.天津
D.安庆
10.
近代西方列强侵占的第一块中国领土是(   )
A.澳门B.厦门C.虎门D.香港岛
11.
“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条约中割大片领土给列强,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上述文字中表述错误的是
A.时间
B.战争
C.条约内容
D.条约影响
12.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逐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因为( )
A.发生了天京事变B.曾国藩率军镇压
C.永安建制分封诸王D.清政府“借师助剿”
13.
秋瑾(1875—1907)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清朝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她是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哪次起义,因歹徒告密,被捕遇害?
A.萍浏醴起义
B.广西起义
C.安庆起义
D.武昌起义
14.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A.萍浏醴起义
B.广西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15.
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A.中国同盟会
B.湖北新军
C.湖北军政府
D.工人阶级
16.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同盟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17.
有人说洋务运动跨出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要一步。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开放通商口岸
B.学习军事技术
C.变法维新
D.资产阶级革命
18.
十九世纪,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维新之路”是指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门户开放”照会
19.
新文化运动中,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的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就是鲁迅先生的白话小说
A.《敬告青年》
B.《狂人日记》
C.《文学改良刍议》
D.《文学革命论》
20.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D.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1.
率先举起反袁护国旗帜,发动护国战争的是(  )
A.黄兴B.段祺瑞C.蔡锷D.孙中山
22.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它”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3.
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A. 拒和     B. 迁都 C. 变法 D. 革命
24.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A.北京
B.南京
C.武昌
D.广州
25.
当我们流利地阅读着报刊时,应该感谢那些最早把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改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的先驱。他们是
A.李鸿章等洋务派
B.陈独秀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C.康有为等维新派
D.孙中山等革命派
26.

李某有残疾,张某就拿他的生理缺陷取笑,并给他取侮辱性的绰号,张某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    )

27.
1919年春夏之交,“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史称
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8.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点是
A.北京
B.长沙
C.广州
D.上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