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铭记近代中国血泪,勿忘列强侵略国耻。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ession street,即“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今日幸颐园,明日幸南海,何时再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四万里封圻日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林白水《警钟日报》1904年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哪次战争?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2)材料二中“六十割台湾”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三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根据材料三归纳,列强取得了哪些特权?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材料所涉及的中国近代历史的感悟。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ession street,即“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今日幸颐园,明日幸南海,何时再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四万里封圻日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林白水《警钟日报》1904年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哪次战争?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2)材料二中“六十割台湾”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三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根据材料三归纳,列强取得了哪些特权?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材料所涉及的中国近代历史的感悟。
2.
掌握历史学习和研究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方法一)析历史地图并制作年代尺

(1)判断以上三幅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将地图序号和事件名称填写在年代尺的空白处。

(2)通过这三幅地图,有助于我们理解的历史问题是
(方法二)史料分析和判断
上海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城市。阅读下列近代上海大事记,回答问题。
①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②1845年,上海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租界(租界:近代历史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③1861年,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④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⑤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3)上海的近代历程是近代中国屈辱的缩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
上述大事记中体现“列强侵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体现“近代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方法一)析历史地图并制作年代尺

(1)判断以上三幅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将地图序号和事件名称填写在年代尺的空白处。

(2)通过这三幅地图,有助于我们理解的历史问题是
A.近代化探索 | B.侵略与反抗 |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上海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城市。阅读下列近代上海大事记,回答问题。
①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②1845年,上海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租界(租界:近代历史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③1861年,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④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⑤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3)上海的近代历程是近代中国屈辱的缩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
上述大事记中体现“列强侵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体现“近代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3.
本学期班里组织了主题为“近代化的早期探索”的历史展览。
材料一 图说洋务运动

(1)19世纪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现状,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
请运用下侧洋务运动示意图所提供的资料,将下列表格填充完整。
材料二 史料研读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梁启超《李鸿章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粱启超认为李鸿章在办洋务方面的局限性是什么?
材料三 史料辨析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3)依据材料三,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戊戌变法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国家。
②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③光绪皇帝支持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运动。
⑤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材料一 图说洋务运动

(1)19世纪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现状,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
请运用下侧洋务运动示意图所提供的资料,将下列表格填充完整。
材料 | 可论证的观点 |
①开办第一个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②创办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 | 洋务派为实现“自强”而做的努力。 |
| 洋务派为实现“求富”而做的努力 |
成立新式教育机构:京师同文馆。 | |
材料二 史料研读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梁启超《李鸿章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粱启超认为李鸿章在办洋务方面的局限性是什么?
材料三 史料辨析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3)依据材料三,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戊戌变法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国家。
②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③光绪皇帝支持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运动。
⑤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4.
解读“民主革命”。

→ → →
(2)仿照范例,从图2、图3、图4中任选一幅,介绍孙中山的相关革命活动。

(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近代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让我们一起来进行解读。
(走近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做出了杰出贡献。
(1)请以时间为线索,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排序,整理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只写图号即可)→ → →
(2)仿照范例,从图2、图3、图4中任选一幅,介绍孙中山的相关革命活动。
「范例」图1:1911年4月,由孙中山等人策划的广州起义爆发,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众寡悬殊失败。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探究革命之影响)
材料一: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材料二

(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传承革命之精神)
(4)今年是辛亥革命108周年,请以“纪念辛亥革命108周年”为主题,设计一枚纪念章,并对你的设计图案进行说明。(要求:主题突出,符合史实)2.选择题- (共23题)
25.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洋务热潮。下列言论中,属于洋务派的是
A.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
B.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
C.中国只有实行维新变法,才能自强保种 |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
26.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