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97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6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研究员、“丹东一号”沉船考古调查领队周春水告诉记者,目前通过详实的考古调查及实物证据,初步判断其身份为致远舰。参加这次调查活动的考古人员说,初步认定是致远舰最直接的证据是三只瓷盘。广东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崔勇说,在左舷前部未过火处,堆积着散乱的木材,调查队在此处布了两个小探方发掘时,发现了带“致远”篆书的瓷盘碎片。

——2015年10月9日京华时报

(1)致远舰这艘军舰出现于清王朝的什么活动时期?
(2)光绪皇帝亲自写下挽联“有公足壮海军威”,这指的是哪位英雄为国捐躯?
(3)貌似强大的清王朝,在甲午战争中节节败退,原因是什么?得到什么启示
2.
   1840年,英国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据此请回答:
(1)“1840年,英国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是指哪一场战争?这一场战争之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2)“流落天涯四月天,尊前相对泪涓涓。师亡黄海中原乱,约到马关故土捐。”这首诗是对哪一屈辱条约的描述?通过这个不平等条约,我们丧失了哪些国土?
(3)西方列强的哪次侵华战争使得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近代中国的屈辱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若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自己开展的什么活动的反思?
(2)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由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是哪位临时大总统就职的誓词?为“巩固中华民国”,他颁布了哪一宪法性质的文件?
(4)材料四,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列举其中的两位代表。
(5)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23题)

4.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梁启超)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史实在同一条约中的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规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开放广州、上海等为通商口岸
D.割香港岛给英国
5.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下列哪一次战役
A.朝鲜战役
B.黄海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南海海战
6.
一个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八国联军侵华之后
C.辛亥革命后
D.《马关条约》签订后
7.
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一诗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你认为这首诗应写于哪一年
A.1842年
B.1860年
C.1896年
D.1901年
8.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军的战斗力不强
B.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C.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9.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10.
俄国伟大的革命家列宁曾说:“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了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的疯狂镇压。……”材料中列宁提到了西方国家镇压中国人的哪次反抗运动
A.禁烟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1.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 )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2.
《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A.开商埠B.设使馆C.建教堂D.加工厂
13.如图,AB是⊙O的直径,AC是弦.

14.
“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15.
参加2017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阅兵的某位老红军,出生于民国8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A.1918年
B.1919年
C.1920年
D.1921年
16.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17.
如果你是19世纪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亲眼目睹了***衙门B.京师同文馆C.私塾D.京师大学堂
18.
中国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义和团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19.
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不包括
A.湖北织布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20.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追求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大规模实践开始于
A.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
21.
1881年9月,两江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请开办江苏利国煤铁”。次年成立“徐州利国驿煤铁矿务总局”。此举与洋务派的哪一重大活动直接相关
A.为“自强”,创办军事工业B.欲“求富”,兴办民用企业
C.学习西方,兴办新式学堂D.加强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22.已知等比数列{an}满足:|a2﹣a3|=10,a1a2a3=125.
23.
使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事情是
A.洋务运动的失败
B.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C.鸦片战争的失败
D.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
24.
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C.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D.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
25.下列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的是(   )
26.
如图,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