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想通过努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共使,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1)材料一是哪个政治派别的主张?针对这种思想,这个政治派别开展了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的变法是什么运动?代表除梁启超外,另一位代表是谁?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的“这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为什么说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材料一 “他们想通过努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共使,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义》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个政治派别的主张?针对这种思想,这个政治派别开展了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的变法是什么运动?代表除梁启超外,另一位代表是谁?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的“这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为什么说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材料二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烂不堪的旧船,只需几只三桅战舰就能够摧毁它的整个海防”。
——英国人马戛尔尼
材料三:从前我们只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的回忆文章
材料四:“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订的那样苛刻”的条约指什么?
(4)材料四中“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与《辛丑条约》中哪一条有关?
(5)回顾上述这段历史,你认为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材料二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烂不堪的旧船,只需几只三桅战舰就能够摧毁它的整个海防”。
——英国人马戛尔尼
材料三:从前我们只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的回忆文章
材料四:“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订的那样苛刻”的条约指什么?
(4)材料四中“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与《辛丑条约》中哪一条有关?
(5)回顾上述这段历史,你认为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这样的两个兄弟,他们曾两度携手,又两度分离。下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
材料三:1937年,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国共携手,最终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材料四: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以解放全中国为目标的解放战争,最后终于结束了两党的对峙。
(1)材料一中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两次起义”指的是?后来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使国共两党的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四中,你认为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二: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开始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吓倒,毅然发动两次起义。材料三:1937年,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国共携手,最终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材料四: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以解放全中国为目标的解放战争,最后终于结束了两党的对峙。
(1)材料一中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两次起义”指的是?后来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使国共两党的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四中,你认为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判断题- (共5题)
3.选择题- (共14题)
10.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理解最合理的是
A.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
B.战后列强获得贸易特权 |
C.战后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
D.侵华方式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
11.
1901年以后更多的人认同孙中山提倡的武力推翻清王朝的主张。此时孙中山革命思想得到支持的原因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义和团运动失败 |
C.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D.中国同盟会成立 |
13.
2018年7月至9月,我国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在水下12米处的海床上,发现有一艘沉船。9月15日,考古队员在海床面以下5米处发现悬挂于舰舷外壁的木质髹金“經遠”舰牌子。由此确定这艘沉船就是与致远舰一样,在某场战役中沉没的“经远”号装甲巡洋舰。这场战役指的是
A.英法炮轰广州 | B.火烧圆明园 | C.鸦片战争 | D.甲午中日战争 |
14.
台北故宫博物院于2011年8月9日展出中英《南京条约》原件,下列内容以事实不符的是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 B.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应与英国协商 |
C.赔款白银二亿两 | D.开放宁波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
15.
“被叛军彻底包围,1853年4月21日被攻陷……据说南京的清朝将军身先士卒,己在英勇作战中阵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报道中的“叛军”是指( )
A.太平军 | B.英法联军 | C.革命军 | D.八国联军 |
16.
一天夜里,湖北武昌城枪声大作,第二天清晨,城里往日耀武扬威的辫子兵全成了俘虏。李大爷忙跑回家,发现昨天的日历上印着
A.1840年6月 |
B.1898年6月 |
C.1901年9月 |
D.1911年10月 |
1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
C.宜告了中华民族独立 |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1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中共一大上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奋斗目标是
A.领导工人运动 |
B.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
C.建立民主共和国 |
D.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
20.
下图是1924年9月8日的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上面是《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吴佩孚。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


A.辛亥革命 |
B.五四运动 |
C.北伐战争 |
D.护国战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5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