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96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7

1.判断题(共6题)

1.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2.
“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坛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3.
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
4.
1919年五四运动宣告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5.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描述的是渡江战役。(    )
6.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2.综合题(共3题)

7.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戊戌变法是……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将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戊戌变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逻辑起点。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自强运动”是什么?并指出“自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力图实现的目标。

(3)材料三反映了孙中山的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为实现革命目标,他在1912年进行了哪些政治探索?

8.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事;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这次会议开始了以***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材料三 韩国媒体对中国电视剧《长征》的评论: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制造的奇迹,不理解长征精神,就不能理解中国,就无法同中国进行充分的交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诗中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在哪里?

(2)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简述这次会议是“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的理由?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什么是长征精神?

9.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怎样的后果?

(2)材料二宣言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中国设立国家公祭日与哪一事件密切相关?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何重要意义?

3.选择题(共19题)

10.
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日本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11.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同意一项核定税率便妨碍了日后施行保护性关税”。这是指《南京条约》中哪一条规定带来的危害
A.开放五口通商B.割香港岛给英国
C.赔款2100万银元D.中英协定商税
12.
1895年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A.林则徐B.叶志超C.邓世昌D.聂士成
13.
辛亥革命前著名民主革命家陈天华在他的《猛回头》中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外国在使馆界驻军
C.以海关税、盐税作赔款担保
D.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
14.
“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以上条文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16.
2018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下列有关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持变法的是不甘做“亡国之君”的光绪帝
B.维新变法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C.变法诏令规定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D.变法最终失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
17.
下图是《清帝退位诏书》,这一实物资料充分佐证了辛亥革命推翻了(  )
A.资本主义B.封建制度
C.封建帝制D.帝国主义
18.
***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所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
A.传统儒家思想
B.维新变法思想
C.民主革命思想
D.民主和科学
19.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20.
报刊、图片、历史文献等都是历史的见证。如下图所示的这些图文资料共同见证的历史是
A.推翻帝制,走向共和B.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C.国共内战,星火燎原D.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21.
1927年10月,***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井冈山根据地B.中央革命根据地
C.湘鄂边根据地D.闽浙赣根据地
22.
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这幅地图的内容判断,该同学的探究题目应是
A.中共领导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
B.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C.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胜利
D.八路军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23.
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
24.
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举世闻名的三个战役是指
①平津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辽沈战役
④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5.
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先生逝世。他的作品《乡愁》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那头。”表达了作者在台湾隔着台湾海峡对祖国大陆的无限思念。造成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至今的原因是
A.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B.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败退台湾
C.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D.西班牙人占据台湾
26.
李宗仁在《焦土抗战论》中表达了“宁愿全国化为焦土亦不屈服之决心,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的豪情壮志与抗战决心,1938年,他在哪次战役中实践了这个谎言( )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27.
1945年《大公报》社评:“经长期内战,八年抗战,多少离合悲欢,今于国家大胜利之日,一旦重行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团圆”。与社评相关的事件是
A.建立黄埔军校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开国大典
28.
1922年,在一次“成功人士民意测验”中,晚清状元张謇高票当选“最景仰之人物”,下面选项属于他的贡献的是
A.创办《申报》B.领导公车上书
C.创办《青年杂志》D.创办大生纱厂

4.填空题(共3题)

29.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________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________。
30.
1894年,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________;1905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
31.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撕毁________,国民党军队22万人大举进攻________,接着向其他解放区发起进攻,内战全面爆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6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