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6题)
2.综合题- (共3题)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戊戌变法是……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将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戊戌变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逻辑起点。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自强运动”是什么?并指出“自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力图实现的目标。
(3)材料三反映了孙中山的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为实现革命目标,他在1912年进行了哪些政治探索?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事;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这次会议开始了以***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材料三 韩国媒体对中国电视剧《长征》的评论: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制造的奇迹,不理解长征精神,就不能理解中国,就无法同中国进行充分的交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诗中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在哪里?
(2)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简述这次会议是“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的理由?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什么是长征精神?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怎样的后果?
(2)材料二宣言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中国设立国家公祭日与哪一事件密切相关?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何重要意义?
3.选择题- (共19题)
A.开放五口通商 | B.割香港岛给英国 |
C.赔款2100万银元 | D.中英协定商税 |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
B.外国在使馆界驻军 |
C.以海关税、盐税作赔款担保 |
D.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A.鸦片战争 | B.甲午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A.主持变法的是不甘做“亡国之君”的光绪帝 |
B.维新变法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
C.变法诏令规定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
D.变法最终失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 |
A.传统儒家思想 |
B.维新变法思想 |
C.民主革命思想 |
D.民主和科学 |

A.中共领导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 |
B.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
C.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胜利 |
D.八路军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
A.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 B.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败退台湾 |
C.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 | D.西班牙人占据台湾 |
A.淞沪会战 | B.平型关大捷 | C.台儿庄战役 | D.百团大战 |
A.建立黄埔军校 | B.西安事变 | C.重庆谈判 | D.开国大典 |
4.填空题- (共3题)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6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