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95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5

1.综合题(共5题)

1.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兵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等。”
材料三 “ 清政府赔偿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严禁中国民众组织或加入任何反帝性质的团体;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各国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战略要地驻兵;......”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遭受列强侵略欺凌的屈辱史,上面三则材料就是鲜明的见证。判断上列三则材料分别出自哪个条约?
(2)概括材料三内容给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谱写了一部悲壮的近代史。请你列举材料有关的三次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或运动。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2.
阅读材料: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受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请回答:
(1)材料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3.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让我们踏着国人的足迹,共探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历程。请回答:
(1)在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历程中,留下了四个艰难而又清晰的足印,请根据提示写出探索中A 、B、C的重大历史事件。

(2)A事件主张是什么?
(3)戊戌变法是哪个阶级领导的?
(4)B事件是谁领导运动(革命)?这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C事件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谁?
(6)从上述四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探索近代化进程的特点是什么?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8年05月04 日上午,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暨实施“985工程”十周年大会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北大建校110年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一流大学的理想从未动摇过,一流大学的努力从未停止过,可以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成为全体北大人最广泛、最坚定的共识,是我们创造北大新的辉煌的强大精神动力。 
材料二: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在课程设置上规定: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和中学均设“读经讲经”外,初等小学另设“中国文字”(教学内容包括识字、读文、作文),高等小学和中学另设“中国文学”(教学内容包括读文、作文、习字、习官话)。该章程将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说话等科目合为一科,语文课程独立设科。
请回答: 
(1)京师大学堂的创办与近代哪一重大事件相关? 
(2)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是在哪一年? 
(3)中国新式教育体系是什么时候基本建立起来的? 
(4)如果对京师大学堂创办、科举制的废除、《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作为一个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帮他们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5.
材料:“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呢!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难道他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状元”指的是谁? 他的主张是什么?
(2)我们要学习这位状元什么样的精神?
(3)大生纱厂的结局如何?它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2.选择题(共19题)

6.
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日本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7.
下列组合中,因果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    )
A.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C.甲午中日战争——割占台湾全岛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8.
《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A.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B.拆毁大沽炮台
C.赔款4.5亿两白银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9.
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D.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10.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是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应吸取的主要教训是(   )
A.鸦片必须严禁B.外交需要谋略C.落后就要挨打D.作战必须勇敢
11.
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    
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2.

俄罗斯最发达的工业区是(  )

13.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④⑤⑥
14.
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度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后   (  )
A.鸦片战争B.第二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
孙中山在就职宣誓时说:“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这段材料最能体现他 (    )
A.推翻清朝专制统治的决心B.实现“民主”“科学”的决心
C.忠于祖国、图谋民生幸福的决心D.改革弊病、移风易俗的决心
16.
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的直接目的是 (  )
A.阻止国民党控制国会B.制造混乱C.巩固北洋军阀的统治D.欺骗舆论
17.
下列哪些运动是针对袁世凯的? (   ) 
①辛亥革命②“二次革命”③护国运动④护法运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
18.
下列叙述与洋务运动无关的一项是 (   )
A.引进西方的一些近代生产技术B.对外国经济侵略进行了一些抵制
C.建立了近代化的政治制度D.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9.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功绩突出地表现在( )
A.结束了封建帝制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D.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20.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2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22.
有人说:我国民族工业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下列哪项不是我国民族工业的特点(    )
A.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B.力量薄弱,门类不齐全
C.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南沿海
D.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及外商企业的帮助
23.
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是    ( )
A.时务学堂B.京师同文馆C.京师大学堂D.福州大学堂
24.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的一个“黄金时代”是在 (    )
A.洋务运动时期B.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C.二战后D.抗日战争胜利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