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中国在一步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用表格的形式,归纳除中法战争、抗日战争外的任意两次战争,内容包括战争名称、爆发时间、签定条约名称,对中国社会性质变化的影响。
(2)1919年以前,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3)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1)请你用表格的形式,归纳除中法战争、抗日战争外的任意两次战争,内容包括战争名称、爆发时间、签定条约名称,对中国社会性质变化的影响。
战争名称 | 爆发时间 | 签定条约名称 | 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
鸦片战争 | 1840 | |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 |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 |
甲午终日战争 | 1894 | | |
八国联军侵华战 | 1900 | | |
(2)1919年以前,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3)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2.
读史探究
材料1:19世纪初,嘉庆皇帝与一个大臣有如下的对话:
皇帝问:英国是否富强?
大臣答:彼国在西洋诸国中称大,故是强国。至于富,是由于中国富,彼国才富。富不如中国。
皇帝问:何以见得?
大臣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再转手卖给其他小国,这不说明彼富是借了中国的光吗?假如我们禁止茶叶出口,那英国就会穷得无法过日子。
皇帝说:说的是。
材料2:鸦片战争之后,一部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提出面向世界的要求。魏源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据此,他认为做事情只要“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
回答:(1)材料1中,皇帝和大臣对英国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2)材料2中,魏源在哪本书中说了这句话?“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
(3)孙中山本人是否做到了 “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试用史实来说明。
材料1:19世纪初,嘉庆皇帝与一个大臣有如下的对话:
皇帝问:英国是否富强?
大臣答:彼国在西洋诸国中称大,故是强国。至于富,是由于中国富,彼国才富。富不如中国。
皇帝问:何以见得?
大臣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再转手卖给其他小国,这不说明彼富是借了中国的光吗?假如我们禁止茶叶出口,那英国就会穷得无法过日子。
皇帝说:说的是。
材料2:鸦片战争之后,一部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提出面向世界的要求。魏源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据此,他认为做事情只要“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
回答:(1)材料1中,皇帝和大臣对英国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2)材料2中,魏源在哪本书中说了这句话?“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
(3)孙中山本人是否做到了 “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试用史实来说明。
3.
张力同学计划在暑假期间追寻前辈的足迹,重走长征路。下图为张力同学根据红一方面军长征所画的示意草图(A为出发地)。

(1)说出图中字母标注的长征途中四个地点。
A._____B, _____C. _____D. _____
(2)红军为什么进行长征?请列举在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3)在追寻前辈足迹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1)说出图中字母标注的长征途中四个地点。
A._____B, _____C. _____D. _____
(2)红军为什么进行长征?请列举在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3)在追寻前辈足迹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2.选择题- (共24题)
6.
张华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五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末代皇帝》 ④《火烧圆明园》 ⑤《甲午风云》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末代皇帝》 ④《火烧圆明园》 ⑤《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②⑤④ |
C.①②④⑤③ | D.③④⑤①② |
11.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鸿章──洋务运动 | B.胡适──戊戌变法 |
C.孙中山──辛亥革命 |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
14.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
B.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
D.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
15.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18.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指的是
A.民主和科学 |
B.科学和马克思主义 |
C.民主和三民主义 |
D.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
20.
之所以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主要是因为在这里(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
B.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五次“围剿” |
D.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
25.
***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这里”应该是
A.上海 | B.南昌 | C.庐山 | D.井冈山 |
26.已知某企业原有员工2000人,每人每年可为企业创利润3.5万元.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该企业实施“优化重组,分流增效”的策略,分流出一部分员工待岗.为维护生产稳定,该企业决定待岗人数不超越原有员工的5%,并且每年给每位待岗员工发放生活补贴0.5万元.据评估,当待岗员工人数x不超过原有员工的1%时,留岗员工每人每年可为企业多创利润(1﹣ {#mathml#}{#/mathml#} ))万元;当待岗员工人数x超越原有员工的1%时,留岗员工每人每年可为企业多创利润0.9595万元.为使企业年利润最大,应安排多少员工待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