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材料一: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材料二: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
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材料三: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是指什么战争?它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这次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条约中清政府把哪一地方割让给英国?
(2)追根溯源,材料二中钓鱼岛问题源于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给中国的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是因为什么?“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是指哪一事件?
(4)材料三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所指的历史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一: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材料二: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
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材料三: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是指什么战争?它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这次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条约中清政府把哪一地方割让给英国?
(2)追根溯源,材料二中钓鱼岛问题源于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给中国的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是因为什么?“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是指哪一事件?
(4)材料三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所指的历史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
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国家“必先富而后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致富。当时外商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到90年代止,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20多个。
材料三: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他们试图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期待以政治近代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提出的口号和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目的和洋务运动的性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19世纪初康有为、孙中山等资产阶级代表为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实现政治的近代化所做出的主要努力。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的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材料一: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
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国家“必先富而后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致富。当时外商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到90年代止,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20多个。
材料三: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他们试图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期待以政治近代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提出的口号和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目的和洋务运动的性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19世纪初康有为、孙中山等资产阶级代表为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实现政治的近代化所做出的主要努力。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的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史学界通常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为四个阶段:1919-1927年为第一阶段;1927-1937年为第二阶段;l937-1945年为第三阶段;1945-1949年为第四阶段。
材料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代战争史上党领导人民军队谱写的英雄史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发生这一标志性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何意义?
材料一:史学界通常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为四个阶段:1919-1927年为第一阶段;1927-1937年为第二阶段;l937-1945年为第三阶段;1945-1949年为第四阶段。
材料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代战争史上党领导人民军队谱写的英雄史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发生这一标志性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何意义?
2.选择题- (共17题)
6.
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
A.创办福州船政局 |
B.收复新疆 |
C.创办轮船招商局 |
D.收复台湾 |
11.
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①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
②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发起
③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④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①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
②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发起
③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④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2.
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戊戌变法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北伐战争 |
15.
“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的准确含义是
A.认识到城市中心暴动的错误性 | B.武装夺取政权 |
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D.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
17.
***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指( )
A.南昌起义 ![]() | B.北伐战争 | C.秋收起义 ![]() | D.井冈山会师 |
18.
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B.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
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
19.
***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叶挺 | B.朱德 | C.贺龙 | D.刘伯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