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89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4/6

1.综合题(共2题)

1.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在探索中,中国人寻找出正确的发展道路,道路自信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三: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机经过了走西方的路、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上独立的正确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一中的A、C、D三次战争,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请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并指出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使中国走上独立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这一正确道路有什么显著特点?
(4)百年求索路漫漫,华夏逐梦踏征程。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2.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暈,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锴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毀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蠃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1)材料一中,可以反映出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是什么?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消灭了哪两位军阀的主力?
(2)根据材料指出日本侵略者对当时中国的形势做了怎样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到“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有哪些?
(4)根据材料三指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共40题)

3.
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时整理了如下不平等条约条款,这些条款按签订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割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士给俄国
②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
③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④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A.①②④③
B.②2④③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4.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一个社公的价值标杆。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下列民族英雄与历史事件对应准确的是
A.邓世昌一威海卫战役
B.陈化成一虎门战役
C.丁汝昌一黄海大战
D.聂士成一天津保卫战
5.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帮凶沙俄趁火打劫地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最多,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侵占领土最多的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勘分西北界约记》
6.
中国称之为的“鸦片战争”,英国却一直称为“通商战争”,由此我们认为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
A.报复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B.改变英国贸易中“入超”的地位
C.解体当时中国的自然经济
D.打开中国市场
7.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里的“夷狄”是指
A.英国侵略者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者
D.八国联军
8.
下列选项与“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冲击,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的战争有关的是(  )
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B.允许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9.
下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④颁布《资政新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②③①④
10.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③武昌起义
④萍浏醴起义
⑤同盟会成立
A.⑤④③①②
B.①②③④⑤
C.⑤③④①②
D.⑤④③②①
11.
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①清帝必须退位
②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③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这则日记说明
A.辛亥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13.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失败,其主要原因是(  )
A.护国军势力大大超过北洋军B.复辟行径不得人心
C.封建势力在辛亥革命后退出历史舞台D.辛亥革命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的基础
14.
某校排练了一部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请“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据此判断在这部历史剧中表现了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15.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B.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封建制度D.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16.
120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变法裁撤冗官B.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变法开办新式学堂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17.
被军迷誉为“中华神盾”的长沙舰是由江南造船厂建造的,而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则是江南制造总局。那么,江南制造总局创建于下列哪一时期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8.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色,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办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材料中的“斯役”是指( )
A.萍浏醴起义B.镇南关起义
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
19.
1905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这表明孙中山(  )
A.认识到清朝的覆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B.已感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
C.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公认领袖
D.看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20.
傅斯年在五四运动的反思中写道: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开展社会调査,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等活动。这说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C.开启了近代民主革命运动
D.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
21.
“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夼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材料中的大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22.
下列哪一事件,最能充分表现中国共产党善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  )
A.发动南昌起义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秋收起义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23.
2018年6月9-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隆重举行。近代青岛曾经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历史。下图卡片中的口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作有关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D.抗日救亡运动
24.
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B.洗雪了中华民装的百年耻辱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25.
在一次专题学习中,李军同学将该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地位概述为:它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决心;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如果需要你再补充内容,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是(  )
A.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B.它是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C.它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它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6.
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以下是在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四渡赤水 ②飞夺泸定桥 ③巧渡金沙江 ④过草地  ⑤翻雪山 ⑥会宁会师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④⑥C.①③②⑤④⑥D.②①③⑤③⑥
27.过抛物线 y2=4x 的焦点作一条直线交抛物线于 A,B 两点,若线段 AB 的中点 M 的横坐标为 2 ,则 |AB|= {#blank#}1{#/blank#}.
28.过抛物线 y2=4x 的焦点作一条直线交抛物线于 A,B 两点,若线段 AB 的中点 M 的横坐标为 2 ,则 |AB|= {#blank#}1{#/blank#}.
29.
《军政杂志》记载:“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材料中的“此役”
A.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B.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C.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主要目标是破袭敌人交通线
30.
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A.红军开始艰苦卓绝的长征
B.建立陕北革命根据地
C.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
D.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边风的重点进攻
31.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115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这说明了(  )
A.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D.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
32.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打击了侵华日军三分之二以上兵力。抗日战争的战局由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规战争退居次要地位……”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从属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B.是正面战场的重要力量
C.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D.是抗战取胜的唯一因素
33.
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进攻,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这与抗战后期国民党的哪一抗战态度有关(   )
A.反对内战,联共抗日B.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C.攘外必先安内,对日寇不抵抗D.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34.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材料中的“上海一隅之抵抗”指的是
A.长沙会战
B.枣宜会战
C.淞沪会战
D.徐州会战
35.
1948年冬,陈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主力决战
B.人民群众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华东与东北解放军合力进行了淮海战役
D.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黄河以南各省的基础
36.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共产党领导下建立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矛盾,共同抗日
C.共产党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共建新中国
37.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38.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材料中的“全国性的胜利”是指()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宣布实行全民族抗战
C.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国共第二次合作最终实现
39.
下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的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
A.局部抗战阶段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D.大反攻阶段
40.
《部分抗战歌曲创作时间表》
创作时间
抗战歌曲代表
1931年﹣1935年
《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1937年
《松花江上》
1937年﹣1945年
《黄河大合唱》、《团结就是力量》
 
据上表,这些抗战歌曲的创作旨在
A.宣扬民族英雄的事迹
B.激发民族抗战的意志
C.宣传中共的抗目方针
D.推动国共合作的实现
41.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A.民主共和B.民主科学C.实业救国D.变法图强
42.
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下列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①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③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
④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4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