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9月15日,北洋舰队护送4000余名官兵到朝鲜,17日返航,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遭遇日军阻截,战斗由此爆发,这是中日双方海军主力决战。北洋舰队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近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木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材料二: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材料三: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徳怀指挥下,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这场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側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材料四: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之所以能够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并取得胜利,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酲和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时中国已经有了使自己走向伟大复兴的先进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获取完全胜利的首要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及时而大胆地向敌占区进军,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斗争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由于党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三个重大战役?
(2)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抵抗外来侵略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间题。
材料一: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6月3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宇,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
——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
(1)从材料一中归纳能够反映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屈辱外交的具体史实。
材料二: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三: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3)材料三中,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人物是谁?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4)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发扬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回顾党的历史,历次会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觉诞生了!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请写出材料一中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选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共哪次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特殊地位?
材料三:1945年4月…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选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大会”指的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上确立了哪一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谈谈你的感想。
2.选择题- (共20题)
A.鸦片战争期间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③允许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④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
B.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 |
A.太平天国运动 | B.辛亥革命 | C.戊戌变法 | D.新文化运动 |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马关条约》的签订 |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A.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车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
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
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
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
A.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
B.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 |
C.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了全面抗战 |
D.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B.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由抗日反蒋变为一致抗日 |
C.张学良、杨虎城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 |
D.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年份 | 1912 | 1913 | 1914 | 1915 | 1917 | 1918 |
厂家数 | 622 | 941 | 1275 | 1644 | 1973 | 2321 |
A.洋务运动时期 | B.戊戌变法时期 |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D.辛亥革命时期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