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88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4/8

1.综合题(共4题)

1.
近代以来,日本是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

——北师大版教材

材料二  1888-1894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这些钱,如果用来购买定远这样的铁甲舰,可以买十一艘……

——戚其章《北洋舰队》

材料三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与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四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北师大版教材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发动的哪一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的什么地方被日本侵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
(3)材料三中的电文是谁下达的?这份电文说明当时中国对日本实行什么政策?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5)请举出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各一例。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清政府议和大臣与英方代表在南京下关静海寺谈判时,英方代表态度凶恶蛮横,动辄扬言开炮攻城,威胁恐吓。清政府代表昏庸无能,一听到英军要开炮,马上就接受了英方的全部要求。
(1)材料一中的谈判与哪次侵华战争有关?最终签订了什么条约?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2)材料二的诗句表明签订了什么条约?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哪一战争后签订的?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有什么感想?
3.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

(1)材料一中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揭开这场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3)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人说这次运动有成功的一面,请说明理由。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及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5月4日,北京高校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1)从材料一中看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你认为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3)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你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材料二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4)材料二中的“大会”指什么会议?这次会议何时召开?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集中力量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的正确主张。
(5)材料三中的会议挽救了党、红军、革命,请问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材料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蟠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6)材料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解放了什么地方?

2.选择题(共24题)

5.
民族英雄是指捍卫本民族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有人称左宗棠是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收复新疆大部分地区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率兵镇压农民运动
6.
某课外活动小组正在编排以“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课本剧,以下剧中的素材,哪些集中反映了广大农民抗击外来侵略的风采?
①太平军大败洋枪队
②左宗棠收复新疆
③邓世昌黄海大战
④义和团廊坊阻击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
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外国列强的侵略,其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8.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此豪言壮语出自清朝大臣
A.李鸿章
B.张之洞
C.魏源
D.林则徐
9.
下列条约内容最能反映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
A.开放通商口岸
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
D.拆毁大沽炮台
10.
(题文)“他们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烬。”他们是
A.鸦片战争中的英军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C.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军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11.
某同学参加班级举办的历史知识竞赛,其中一题要求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找出不属于洋务军事工业的一项内容,他的正确选择应该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局
C.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
12.
孙中山创建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光复会
C.中国国民党
D.中国同盟会
13.
“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进行“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武装夺取大城市
B.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C.与其他红军会师
D.九一八事变爆发
14.
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陕甘革命根据地
C.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
D.湘西革命根据地
15.
2015年11月8日由孙茜、张桐领衔主演的《红色护卫》在浙江象山影视城校场开机。据悉,该片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片。下列不可能出现在剧中的情景是
A.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
B.途中召开了中共一大
C.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D.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16.
“打到列强,打到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北伐军歌中要除的军阀不包括
A.孙传芳
B.张作霖
C.吴佩孚
D.袁世凯
17.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8.
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
A.广州B.长沙C.武汉D.上海
19.
1936年12月12日下图两位爱国将领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下列关于西安事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和平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
B.目的是逼蒋抗日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图中的爱国将领是张学良、杨虎城
20.
以下是两位同学关于某历史事件的谈话:“***真是去赴‘鸿门宴’。”“蒋介石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备战的时间。”据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A.挺进大别山
B.西安事变
C.北伐战争
D.重庆谈判
21.
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日本屠杀旅顺居民
B.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C.柳条湖事件
D.南京大屠杀
22.
1945年4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3.
***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全国性反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A. 发动辽沈战役
B. 发动渡江战役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解放南京
24.
下列与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相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5.
下图所示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件事情以后?
A.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
C.鸦片战争
D.北伐战争
26.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出现于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27.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发出中华民族抗日的怒吼,震撼一代中国人心扉的《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
A.马思聪
B.聂耳
C.黄自
D.冼星海
28.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北京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及时取得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便捷的手段是
A.邮寄书信
B.拍有线电报
C.利用互联网
D.打长途电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