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材料二反映的是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3)根据材料三,中国人民14年抗战开始和取得胜利的标志分别是什么?请举出一例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取得胜利的战役
(4)材料四是对哪次战争的评价?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第一步……。 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材料二:“此事件以清王朝战败,并赔款4.5亿两白银为终”。“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禁止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
材料三: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材料四:这场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相对了稳定的和平环境。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指什么战争?(2)材料二反映的是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3)根据材料三,中国人民14年抗战开始和取得胜利的标志分别是什么?请举出一例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取得胜利的战役
(4)材料四是对哪次战争的评价?
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人物为代表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洋务运动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2)图2的人物和梁启超发起的什么事件掀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3)图3人物领导的哪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图4人物在上海创办的哪一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该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

(1)图1人物为代表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洋务运动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2)图2的人物和梁启超发起的什么事件掀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3)图3人物领导的哪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图4人物在上海创办的哪一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该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请回答:
(1)***为实现救国梦,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一个新的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指什么事件?
(3)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民终于实现了多少年以来梦寐以求的“土地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分别指哪两个历史事件?
(4)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得益于我国政府的哪一举措?
(5)20世纪70年代末,为实现富国梦,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创造性举措是什么?
(6)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
(7)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指什么?
(1)***为实现救国梦,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一个新的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指什么事件?
(3)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民终于实现了多少年以来梦寐以求的“土地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分别指哪两个历史事件?
(4)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得益于我国政府的哪一举措?
(5)20世纪70年代末,为实现富国梦,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创造性举措是什么?
(6)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
(7)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指什么?
2.选择题- (共21题)
4.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 B.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
C.增开苏州、杭州等为商埠 |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上工厂 |
11.
1943年7月,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思想”这一概念。***思想正式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一大 | B.八七会议 | C.古田会议 | D.中共七大 |
12.
中华民族经过14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的原因有 ( )
①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全民族抗战
②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③国际社会的支援
④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①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全民族抗战
②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③国际社会的支援
④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3.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统一 | B.蒋介石获释并宣布实行全民抗战 |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14.
为悼念在战争或其他灾难中的死难者,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国家公祭日。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是因为1937年的这一天( )
A.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 | B.日本在南京进行大屠杀 |
C.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 | D.中国军队与日军血战台儿庄 |
18.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大跃进”时期 | B.“文革”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20.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