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依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另一批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它(辛亥革命)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
(新的征程)
材料五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4)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一事件标志着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5)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依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另一批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它(辛亥革命)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的含义是什么?(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
(新的征程)
材料五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4)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一事件标志着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5)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材料三 毛主席发言的主要内容是说,当前首先要解决军事路线问题,批判了“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和在各方面的表现……他又用了一、二、三、四次反“围剿”胜利的事实,批驳了用敌强我弱的客观原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做辩护的观点。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
材料四 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4)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的是什么?此后中国逐步走上了怎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材料五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材料一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材料一中康有为为中国的救亡图存开出了什么“药方”?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中央电视台《复兴之路》解说词
(2)材料二中“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这一道路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三 毛主席发言的主要内容是说,当前首先要解决军事路线问题,批判了“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和在各方面的表现……他又用了一、二、三、四次反“围剿”胜利的事实,批驳了用敌强我弱的客观原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做辩护的观点。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
——摘编自伍修权《我的历程》
(3)材料三反映了党的历史上哪一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材料四 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4)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的是什么?此后中国逐步走上了怎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材料五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南方谈话”
(5)邓小平南方谈话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随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思想理论是什么?2.选择题- (共20题)
3.
“北京的外国公使从此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外交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而清政府的威望跌入谷底”。导致这一结果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4.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在英国人起草的《南京条约》上签字画押,这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本原因是( )
A.协议关税使外国商品入侵 |
B.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统一 |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D.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
6.
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限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
C.维新派缺乏经验 |
D.顽固派反对变法 |
7.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材料中的“一次巨大的解放”主要是指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C.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
D.宣传了维新变法的思想 |
8.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是一个学习西方的过程,经历了“始而言技(技术)”、“继而言政(制度)”,“进而言教(思想)”的过程。下列对近代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洋务运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②康梁维新派主张“三民主义”
③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①洋务运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②康梁维新派主张“三民主义”
③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A.④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9.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①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正式开始第二次合作
③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①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正式开始第二次合作
③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1.
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
A.五四运动——毫不妥协的爱国精神 |
B.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 |
C.红军长征——坚守理想信念的革命文化 |
D.三大战役——加速解放战争胜利的人民力量 |
12.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抗战时期曾这样描述一场战役:“整个华北地区,从晋西北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线。”她描述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
B.平型关战役 |
C.淞沪会战 |
D.百团大战 |
14.
邱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责,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这材料直接反映了
A.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
B.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 |
C.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15.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大跃进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
C.大跃进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6.
以下图片反使的历史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分析图片,可以得出的正信息有:
①、经济高速发展
②、人民生活困难
③、自然环境受到破坏
④、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①、经济高速发展
②、人民生活困难
③、自然环境受到破坏
④、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7.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
B.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
C.大跃进时期 |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
19.
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
B.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
C.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
D.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
20.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来硕果累累: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生产总值比成立之初增长642倍;铁路运营总里程已增加到1.35万公里,居全国前列……这主要得益于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1.
下图是中国邮政为纪念香港回归而发行的纪念邮票。下列对香港回归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
②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③香港回归标志着我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④香港回归开启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①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
②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③香港回归标志着我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④香港回归开启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