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82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6

1.综合题(共3题)

1.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日关系急剧恶化,裕安中学八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近代中日关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牢记历史)

材料一: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第一次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始迈向近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尝试。第二次是1927年到1937年这段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在长江下游一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日本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

——摘自《中国崛起策》

(1)日本第一次打断了中国近代化尝试的“挑衅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为打断中国第二次近代化进程,日本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事变?

材料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一次次的被打断,但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而是一次次战胜艰难险阻,重新整装出发,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摘自《光明日报》

(2)中华民族历来就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请写出下列民族英雄的名字。
 
(把握现在)

材料三: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的矛盾不断浮出水面。虽然中国外交部不断强调两国有必要增进战略互信,正视对方的发展机遇,视对方为发展伙伴,但是就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领土纷争等问题,中日仍然争锋相对。

——摘自《中国崛起策》

(3)根据材料,指出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展望未来)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如何使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2.
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百年梦想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材料一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1961年董必武

材料二***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他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朱德

(1)材料一中“四十年前”是指哪一年?“会上逢”是指什么会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创造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他“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独立的军队的名称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和朱德给哪支军队下达的命令?此命令下达后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结果如何?
(4)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何感悟?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耻辱)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导致怎样的结果?东北各族民众与部分东北军官兵及中国共产党组织什么队伍积极抵抗日军的侵略?揭开了世界什么战争的序幕?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请回忆为保卫北平而壮烈殉国的两位将军的名字?在此11年之前,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八年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迷历史》

(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个事件是如何解决的?当时起调停作用的共产党领导人主要是谁?
(同仇敌忾)

***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4)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两次战役的名称。
(全面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5)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
(归纳总结)
(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国共两党应该怎样相处才更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

2.选择题(共25题)

4.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九龙司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5.
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了“大公鸡”。中国版图的缩小与哪个国家关系最大
A.英国
B.日本
C.俄国
D.法国
6.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如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洪秀全说;我反”,是指洪秀全等人领导的(  )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起义
C.辛亥革命
D.戊戌政变
7.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最近两天发生在圆明园的景象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这则报道反映了(  )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B.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D.抗日战争的史实
8.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下列人物中在中国最早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A.B.
C.D.
9.
下列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自强”与“求富”
②“民主”与“科学”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和平、民主、团结”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D.③②④①
10.
人民英雄纪念碑镶有十块浮雕,其中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   )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五四运动D.虎门销烟
11.
“…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井冈山会师B.挺进大别山C.长征D.渡江战役
12.
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
A.北伐的胜利B.东北易帜C.西安事变D.皇姑屯事件
1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90多年前一批青少年学生为了追求民族的独立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无误的是(  )
A.五四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在1919年5月4日的游行示威中,青年学生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呐喊
C.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14.
红军长征过程中跳出敌人的包围是(  )
A.四渡赤水河B.巧渡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飞夺泸定桥
15.
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一栋房子”能够成为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  )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召开了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     D. 是红军长征的起点
16.
“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下列不能体现其“新”的是(  )
A.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
18.我会滑冰。你呢?

I can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you?

19.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这首歌曲让我们最早知道了北京-祖国的首都,在解放战争时期名称是北平,使它获得了和平解放的功臣是(  )
A.李宗仁B.胡宗南C.傅作义D.周恩来
20.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中共中央及时、果断的战略决策
②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持
③广大官兵的英勇善战
④西方国家的支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1.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
B.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国家和人民的帮助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
22.
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
A.陕甘宁解放区B.山东解放区C.中原解放区D.华东解放区
23.
我们家乡的一方沃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哪次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4.
把***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25.
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在(  )之后
A.渡江战役B.台儿庄战役C.三大战役D.辽沈战役
26.
中国近代史表明,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斗B.中国军事实力比较强大
C.世界正义力量的支持和帮助D.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
27.
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三次打电报***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的目的不包括(  )
A.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B.欺骗世界舆论
C.欺骗人民D.争取国内和平
28.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  )
A.第三次长沙会战B.武汉会战C.徐州会战D.淞沪会战

3.填空题(共3题)

29.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英雄史,请根据提示写出英雄人物的名字。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中“本大臣”是指 ______ 。
(2)主持设计并修筑京张铁路的中国近代铁路之父是指 ______ 。
(3)在戊戌变法运动中为变法而牺牲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指 ______ 。
30.
一座老城,一段旧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
(1)在这里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开放了近代史上第一批通商口岸,这里是指 ______ 。
(2)在这里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诞生了。这里是指 ______ 。
(3)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首先从这里开始。这里是指 ______ 。
(4)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指 ______ 。
31.
国运兴衰,基于教育。
(1)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指 ______ 。
(2)1897年在上海创办近代中国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指 ______ 。
(3)1905年,清政府谕令停止存在1300年的 ______ 制度,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