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福州 、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陪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 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彭湖烈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清政府陪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的条约?
(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的名。
(3)请概括出材料三中的条约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带影响。
材料一 开放广州、福州 、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陪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 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彭湖烈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清政府陪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的条约?
(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的名。
(3)请概括出材料三中的条约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带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材料二 这次革命,“它的最大影响当属推翻君主政体,建立民主共和政治。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
请回答:
(1)材料一这段话是谁说的?“有心杀贼”中的贼指谁?
(2)材料二中的“这次革命”指什么革命?领导者是谁?
(3)材料三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我们”具体有哪些人(任意写出两位)?
材料一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材料二 这次革命,“它的最大影响当属推翻君主政体,建立民主共和政治。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
请回答:
(1)材料一这段话是谁说的?“有心杀贼”中的贼指谁?
(2)材料二中的“这次革命”指什么革命?领导者是谁?
(3)材料三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我们”具体有哪些人(任意写出两位)?
3.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强邻压境”又是指哪一个国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
(4)这一事变的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一 “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强邻压境”又是指哪一个国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
(4)这一事变的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4.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我们要求全国人民,用全力援助神圣的抗日自卫战争!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领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通电》
材料二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日军滔天罪行磬竹难书,震惊了世界,被中外舆论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摘自人民网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所示通电发表的历史背景和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
(3)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分别列举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4)请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感悟。
材料一 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我们要求全国人民,用全力援助神圣的抗日自卫战争!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领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通电》
材料二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日军滔天罪行磬竹难书,震惊了世界,被中外舆论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摘自人民网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所示通电发表的历史背景和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
(3)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分别列举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4)请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感悟。
2.选择题- (共28题)
8.
欣赏漫画有时需要运用历史知识,下图中的人物被称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他是一位( )


A.领导抗击倭寇斗争的民族英 |
B.领导抗击荷兰殖民侵略斗争的民族英雄 |
C.领导抗击沙俄侵略斗争的民族英雄 |
D.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
10.
这是义和团运动时期流传的揭帖:“……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判断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反帝爱国运动 | B.反帝反封建运动 | C.爱国官兵的反帝运动 | D.普通的农民运动 |
14.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某一历史事件: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你认为该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15.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的都督,并派兵南下。为此孙中山和黄兴等发起了( )
A.黄花岗起义 | B.武昌起义 | C.二次革命 | D.护国运动 |
16.
1911年4月在广州发生的起义之所以被称为“黄花岗起义”,是因为( )
A.起义是在广州黄花岗发动的 | B.起义军要进攻设在黄花岗的清军要塞 |
C.起义中牺牲的烈士后被葬在黄花岗 | D.起义是在黄花岗失败的 |
17.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A.师夷长技、自强 |
B.民主、科学、新青年 |
C.民族、民权、民生 |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24.
“田里豆子开红花,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这是歌颂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歌谣,该根据地是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 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
C.中央革命根据地 |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