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展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18、19世纪的革命者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试图通过建立于一个能够代表民众利益和需求的政府来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法国革命者废除了君主政体,重新构建了社会秩序。……19世纪初,拿破仑·波拿巴将法国置于军事统治之下,使革命理念得以在西欧大部分地区传播开来。
——《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大国崛起》
材料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法国大革命爆发了,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拿破仑为了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颁布了什么法令?
(2)材料二中的“岛国”指哪个国家?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该国通过哪场改革“摆脱西方大国的侵凌”?“一战”后,哪个会议使该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被削弱?
(3)材料三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在哪一年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人最终选择了什么西方思想?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一18、19世纪的革命者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试图通过建立于一个能够代表民众利益和需求的政府来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法国革命者废除了君主政体,重新构建了社会秩序。……19世纪初,拿破仑·波拿巴将法国置于军事统治之下,使革命理念得以在西欧大部分地区传播开来。
——《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大国崛起》
材料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法国大革命爆发了,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拿破仑为了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颁布了什么法令?
(2)材料二中的“岛国”指哪个国家?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该国通过哪场改革“摆脱西方大国的侵凌”?“一战”后,哪个会议使该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被削弱?
(3)材料三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在哪一年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人最终选择了什么西方思想?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
民生问题,简单讲就是有关国民生存、发展和福利问题。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和基础。请回答:
(1)孙中山为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在同盟会纲领中提出什么主张?在重庆谈判中,共产党提出和平建国的方针,请结合史实,分别从经济和民生的角度分析,共产党为什么提出这个方针?
(2)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哪一行业? 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1980 年,国家首先在哪两个省设立经济特区?
(3)德国是欧洲受1929年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国家,经济萧条、民生困苦。它为了摆脱危机,打破什么体系的束缚? 最终走上了一条什么道路? “二战”后,西欧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中与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一条?
(4) 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就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提一点合理化建议。
(1)孙中山为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在同盟会纲领中提出什么主张?在重庆谈判中,共产党提出和平建国的方针,请结合史实,分别从经济和民生的角度分析,共产党为什么提出这个方针?
(2)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哪一行业? 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1980 年,国家首先在哪两个省设立经济特区?
(3)德国是欧洲受1929年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国家,经济萧条、民生困苦。它为了摆脱危机,打破什么体系的束缚? 最终走上了一条什么道路? “二战”后,西欧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中与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一条?
(4) 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就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提一点合理化建议。
2.选择题- (共12题)
8.
分类归纳能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小路同学在整理归纳我国近现代科技、思想和文学的成就笔记时,发现有一处是错误的。它是
A.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
B.鲁迅著有《呐喊》《彷徨》等小说集 |
C.邓稼先是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之一 |
D.魏源在《天演论》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
9.
下列选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B.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江青、陈伯达为正副组长 |
C.1973年9月13日,发生了九一三事件,林彪集团随之被彻底粉碎 |
D.“文革”期间,自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整整10年没有召开全国人大会议 |
10.
“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了中国的( )
A.经济特区 | B.特别行政区 | C.民族区域自治区 | D.直辖市 |
12.
一部外国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0多名公社战士与数千政府军展开激战,最后退到一堵墙边,高呼“公社万岁”的口号,全部壮烈牺牲。与这个场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五月流血周” | B.英国宪章运动 |
C.二月革命 | D.十月革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