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68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每年需要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
材料三: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在帝国主义正在形成的19世纪末,这件大事成了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信号。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
(3)材料三中“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依据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这个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4)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迫害,19世纪末掀一场以农民阶级为代表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什么?中国近代史还有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反封建反侵略的运动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美等国积极响应。但是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材料二

(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图1)变为断壁残垣(图2)与哪一战争有关?罪魁祸首是谁?对此你有何感想?
材料三  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3)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国版图变化的原因。
3.
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看图说史)洋务运动部分图片资料

(1)根据图片提示的信息阐述洋务运动的目的。
(读文析史)洋务运动后,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并不是引进“坚船利炮”那么简单,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强国之道……
(2)列举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识之士寻求“新的强国之道”的历史事件及主张。
(综合评史)有人说洋务运动是失败的,也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成功的。
(3)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选择题(共11题)

4.
近代史上某条约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准将至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进出货物通商之区。”该条约是
A.《虎门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黄埔条约》
5.
“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占领南京不久,即派出2万余人的部队远离后方作战,深入清朝心腹之区,冀图占领天津后,再派援兵合攻北京,完全是轻敌冒险,很难成功。”材料评述的是(  )
A.金田起义B.太平军西征C.太平军北伐D.天京保卫战
6.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土地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主要与哪国有关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7.
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8.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1878年,左宗棠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率军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
A.雅克萨
B.台湾
C.新疆
D.西藏
9.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军威。”邓世昌 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这一誓言是在
A.虎门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
10.
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 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
A.割地B.赔款C.办工厂D.赎辽费
11.
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2.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3.We arrived at the park in early morning.(对划线部分提问)

{#blank#}1{#/blank#} {#blank#}2{#/blank#}you{#blank#}3{#/blank#}at the park?

14.
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指
A.《南京条约》签订B.边疆地区危机扩大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