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66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2

1.综合题(共2题)

1.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1)歌词中“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领导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分别是哪两位领导人?
(2)“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的到来和什么会议有关联?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3)“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里的诗篇指什么?此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在材料二中的“老人”的指引下,当今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如何评价此老人?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怎样继续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1年李庄农民的一段话:我们家分到了5亩6分地,祖祖辈辈多少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那一年,整整一个冬天,我们全家不知道冷,不知道累,都在整理我们的土地。

材料二.1953年春,河南安阳一个村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

材料三.1958年我国一幅宣传画上配的文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材料四.“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一幅农家对联。

请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应了建国初的哪一历史事件?开展材料中运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这一事件使哪一阶级退出了历史舞台?
(2)在材料二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里的“社”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全社杀一口”中的“社”指的是什么?这应该是什么时期的宣传画?
(4)材料四中的这副农家对联“今岁”的“分田”指的是什么政策?此政策的出台是源于什么地方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作用是什么?
(5)从党和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的过程中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2.判断题(共1题)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正确的画“正确”,否则画“错误”。

梦想一:实现制度变更,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梦想二: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梦想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梦想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梦想一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2)梦想一是在1949年实现的(   )
(3)梦想二实现的标志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
(4)梦想三中的“加入世贸组织”是在1978年(   )
(5)为梦想四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的是“两个凡是”的方针(   )
(6)以上梦想的逐步实现和新梦想的提出说明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地提升(   )

3.选择题(共26题)

4.
1950年10月,“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的部队是 ( )
A.中国人民解放军B.中国工农红军C.中国人民志愿军D.八路军.新四军
5.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经验
6.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建立了人民公社
C.农村停产闹革命D.农村实行“大包干”
7.
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   )
A.互助组B.供销合作社C.生产合作社D.公私合营
8.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时期我国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A.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选举产生新中国党和政府领导人
9.
1949年9月,为筹备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 (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1.
美国将军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令克拉克将军遗憾的这场战争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C.美国独立战争D.抗美援朝
12.
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②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③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④会议的方针路线都在实践中得到具体的贯彻和落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材料出自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联合公报》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停战协定》
14.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其中“大会”是指 (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D.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5.
革命年代他立下赫赫战功,如指挥了辽沈战役,建国后他为夺取最高权利策动反革命政变,最终在九一三事件中机毁人亡,与之相关的人物是 ( )
A.彭德怀B.江青C.林彪D.王洪文
16.
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1961年初,中共中央提出的方针是( )
①调整
②巩固
③充实
④提高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17.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国务院总理的是 ( )
A.***B.周恩来C.刘少奇D.朱德
18.
照片能够形象的再现历史场景。对下图中的历史场景解读正确的是

A. 出现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 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
C. 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
1992年,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贯彻落八字方针D.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
20.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
A.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D.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21.
我国最南端的经济特区是(  )
A.深圳B.汕头C.厦门D.海南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 )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大
23.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以哪里的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
A.深圳B.海南C.秦皇岛D.上海浦东
24.
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树立新发展理念。下列属于新发展理念内容的是 ( )
①创新
②协调
③环保
④开放
⑤共享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25.
观察下图,中共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如果给这一漫画配上说明性的文字,最好选择 ( )
A.改善生态环境B.努力发展经济
C.党风廉政建设D.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26.
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B.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
C.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D.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
27.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 )
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中心
C.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D.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8.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党的建设为中心
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心
29.
20世纪70年代,它的成功发射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开端,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它”指的我国第一颗
A.原子弹
B.导弹
C.氢弹
D.人造地球卫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