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二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习效果评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65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1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在这激动人心的日子里,首都30万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请你给材料一命名,并写出发生的时间(含年月日)。
(2)材料二中“国歌”指的是什么?五星红旗确定为国旗的是在什么会议?
(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

材料三


(1)材料一中“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源于哪次重要会议?“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人物是谁?
(2)材料二中“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以深圳取得的成就为例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可以得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  。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2.简答题(共1题)

3.

   材料论述题。

(材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 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8—1984年中国农产品 产值以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42.23%,其中46.89%归功于家族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集体耕作制度的体制改革。

——摘编自《新中国60年60个路标》

回答:

(1)全国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方是哪里?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且符 合材料主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选择题(共27题)

4.
1950年10月,“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的部队是 ( )
A.中国人民解放军B.中国工农红军C.中国人民志愿军D.八路军.新四军
5.
下列两幅图片共同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
A.反抗外来侵略B.巩固新生政权
C.发展国民经济D.进行三大改造
6.
“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2%,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这则材料反映出
A.土地公有制的建立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中国人民站起来了D.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
7.
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   )
A.互助组B.供销合作社C.生产合作社D.公私合营
8.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时期我国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A.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选举产生新中国党和政府领导人
9.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成为全国人民学习楷模的解放军好战士是
A.雷锋
B.邱少云
C.黄继光
D.王进喜
10.
“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了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这些内容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1.
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A.国家土地所有制B.农民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D.公社土地所有制
12.
1949年9月,为筹备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 (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4.
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知识卡片,其中有误的是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意义
15.
建国初期,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的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经营权
D.管理权
16.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其中“大会”是指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7.
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1961年初,中共中央提出的方针是( )
①调整
②巩固
③充实
④提高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18.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D.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材料出自(   )
A.《停战协定》B.《联合公报》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的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始于 (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1978年改革开放的实行
21.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国务院总理的是 ( )
A.***B.周恩来C.刘少奇D.朱德
22.
照片能够形象的再现历史场景。对下图中的历史场景解读正确的是

A. 出现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 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
C. 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3.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党的建设为中心
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心
24.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A.国家富强
B.执政稳固
C.人民幸福
D.民族振兴
25.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的是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反腐反贪
⑤全面从严治党
⑥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⑥
2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
A.政府
B.企业
C.市场
D.分配
27.
小红参加知识竞赛,下图是主持人的提示语,与提示语对应正确的答案是
A.新文化运动
B.开展“文化大革命”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8.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A.理论B.实践C.思想D.指示
29.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B.个体经济C.民营经济D.计划经济
30.
下列不属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取得科技成就的是
A.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C.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4.填空题(共1题)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上表述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7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