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领袖)
2018年12月26日是***同志诞辰125周年。1949年2月7日,***第一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本期封面人物报道以《风流人物》为标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和他开辟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1)***在此时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重大历史背景是什么?
材料二:(旗帜)
旗帜是方向,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2)运用所学知识,从上述旗帜中寻找中国民主革命的足迹,并简述它们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巨大影响。
材料一:(领袖)
2018年12月26日是***同志诞辰125周年。1949年2月7日,***第一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本期封面人物报道以《风流人物》为标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和他开辟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1)***在此时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重大历史背景是什么?
材料二:(旗帜)
旗帜是方向,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2)运用所学知识,从上述旗帜中寻找中国民主革命的足迹,并简述它们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巨大影响。
2.
阅读摘录记录学习印记。阅读摘录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思维导图规律填写读书摘录中A、B的内容,并推测此次阅读主题。
(2)简述这幅海报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海报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3)根据摘录中的数据,简述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并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我们的警示。

(1)根据思维导图规律填写读书摘录中A、B的内容,并推测此次阅读主题。
(2)简述这幅海报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海报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3)根据摘录中的数据,简述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并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我们的警示。
2.选择题- (共7题)
3.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付诸于政治实践的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4.
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精神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不诉诸法律,不利用特殊势力,不依赖代表”。该事件是
A.辛亥革命 |
B.五四运动 |
C.北伐战争 |
D.土地革命 |
5.
1935年,苏联在一文件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应当竭力扩大民族解放斗争的战线,吸收凡是决意抵抗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侵略行动的民族势力,来参加民族解放斗争”,主要是建议
A.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开展反帝反封建革命 |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6.
“一旦强掳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这首军歌应出自
A.八路军 |
B.中国工农红军 |
C.新四军 |
D.中国人民解放军 |
7.
下面资料是1919年6月间上海等地发给北洋政府的部分电函名称,这些电函作为史料能直接证明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
②上海在五四运动期间开展“三罢”斗争
③五四运动声势浩大,上海是运动的核心
④五四运动具有反帝爱国的性质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
②上海在五四运动期间开展“三罢”斗争
③五四运动声势浩大,上海是运动的核心
④五四运动具有反帝爱国的性质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8.
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下列风流人物与其做出的贡献一致的是
序号 | 人物 | 贡献 |
A | 孙中山 | 建立同盟会、领导北伐战争 |
B | *** | 南昌起义、枪杆子出政权 |
C | 周恩来 | 南昌起义、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
D | 邓小平 | 重庆谈判、千里跃进大别山 |
A.A |
B.B |
C.C |
D.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