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63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占领了香港岛,英、法、美等国在上海等地开辟租界,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五口通商后,鸦片走私的情况更加严重。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倾销到中国市场,使中国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1)材料一出自哪一条约?是在哪一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哪一条款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
材料二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2)材料二出自哪个条约?它是在哪一场战争之后签订的?哪一条款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材料三出自哪一条约?是在哪一次战争后签订的?材料三中的哪一项条款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工具?
材料四:“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4)对文中所说的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出来。(至少两个)
2.
19世纪,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统治阶层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以维护统治为目的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步伐
——马克尧主编《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运动?这次“自强运动”的主观目的是什么?这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2)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在地方的代表人物还有谁?这场运动的结果如何?
材料三:《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3)依据材料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哪一历史事件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材料四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竞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3.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1)“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其领导人是谁?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誓词》
(2)材料二中的“中华民国”建立于哪一年?这是什么性质的政权?随后颁布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文件是什么?
材料三: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中国的文艺复兴”指哪个历史事件?这个事件中的口号是什么?
材料四: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文化运动已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
(4)从材料三到材料四,新文化运动宣传内容有何变化?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在语言文学方面倡导白话文,开展了文学革命,并影响至今。请举出这一时期的一例代表作品。

2.选择题(共21题)

4.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
林则徐曾评价他:“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他”是…(  )
A.李鸿章B.左宗棠C.张之洞D.洪秀全
6.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7.
某学生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看到一个条约有如下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这个条约应该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8.
(题文)1851年,他率众在广西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他是(  )
A.林则徐
B.陈玉成
C.洪秀全
D.曾国藩
9.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D.天京的陷落
10.
领导中国军民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的民族英雄是
A.魏源
B.林则徐
C.道光帝
D.龚自珍
11.
“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在这项条约中竟然只字未提”。这项“条约”是指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2.

春秋时期,与齐桓公称霸中原有密切关系的政治策略是(     )

13.

春秋时期,与齐桓公称霸中原有密切关系的政治策略是(     )

14.
清朝政府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领土包括:()
①辽东半岛    ②澎湖列岛   ③香港岛   ④台湾及附属岛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
沙俄外交大臣曾经得意地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这场“战争”对当时中国主要的影响是(   )
A.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必要性
C.中国完全沦为俄国的殖民地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新青年》的创办
B.陈独秀到达北京
C.胡适提出文学革命论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17.
“我翻开历史看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请联系所学知识想一想,这段描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反对专制
B.反对愚昧
C.反对旧道德
D.反对旧文学
18.
下列内容能够体现李鸿章“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思想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筹建北洋海军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开办轮船招商局
19.
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深层原因是
A.护国运动迅速发展B.帝国主义放弃对袁的支持
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
孙中山评价说“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色变。”他评的是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
C.河内起义D.黄花岗起义
21.
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粒扣子,有人说这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 
A.民权主义B.民生主义
C.民族主义D.民主主义
22.
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并推行“百日维新”的是(  )
A.咸丰帝B.慈禧太后C.宣统帝D.光绪帝
23.
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是(  )
A.思想——制度——器物
B.制度——器物——思想
C.器物——制度——思想
D.思想——器物——制度
24.
“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材料中从帝王专制史到民主政治史的历史转变中,开端的事件是( )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D.辛亥革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