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二中2017-2018年度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63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7

1.综合题(共2题)

1.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怎样评价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
材料三 材料一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的两幅图片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信息?指出它们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分地权。
——某组织的革命纲领
请回答:
①这是哪个组织的纲领?
②它是谁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建立的?
③它的机关刊物是?
④这个革命纲领之被阐发为哪三民主义?
⑤这个纲领成为了哪次革命的指导思想?

2.选择题(共19题)

3.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
如图所示的漫画“龙的挑战”,实际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华的一次战争,其对应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下列侵华战争有英国参加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
20世纪80年代,一位去南方的打工的广丰人给家里写信,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经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城市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后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个城市是(  )
A.上海
B.宁波
C.厦门
D.深圳
7.
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勇击日寇、殉国黄海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
8.
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现在被誉为东方明珠。你了解上海的历史吧,下列事件,哪些是在上海发生的?( )
①最早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之一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签订《双十协定》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9.
沙俄外交大臣曾经得意地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这场“战争”对当时中国主要的影响是(   )
A.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必要性
C.中国完全沦为俄国的殖民地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曾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
11.
(题文)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
A.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12.
下列哪项是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企业( )
A.福州船政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安庆内军械所
13.
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留下千古骂名。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他是
A.林则徐B.曾国藩C.李鸿章D.左宗棠
14.I am          . It's an          game.   
15.
“戊戌变法虽然被扼杀了,但它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打开了缺口。”据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 )
A.提高了工作效率B.起了思想启蒙C.民主共和深入人心D.摧毁顽固派力量
16.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是因为它(  )
A.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指导思想
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颁布了《临时约法》,结束了中国被奴役的命运
17.
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查阅的是( )
A.《中外纪闻》B.《万国公报》C.《民报》D.《新青年》
18.
近代中国某一报刊首发过如下文章:《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该报刊是(   )
A.《每周评论》B.《新青年》C.《申报》D.《民报》
19.
有人说:“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他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的成
D.红军长征
20.
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  )
A.领导工人运动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D.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1.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啃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在这里,屠呦呦告诉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
A.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B.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C.脱离传统,彻底创新
D.全部继承,发扬光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