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课外学习,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照片中的新生〗

(1)图中的照片最早拍摄于何时?当时人们正在参加什么活动?哪一会议为这一活动做了准备?
〖评论中的胜利〗
(4)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写一个探究主题。
〖照片中的新生〗

(1)图中的照片最早拍摄于何时?当时人们正在参加什么活动?哪一会议为这一活动做了准备?
〖评论中的胜利〗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我们是辽东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了1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这个梦想实现了。
(3)哪一政策的实施实现了信中的“梦想”?这一“梦想”的实现,对新生的人民政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写一个探究主题。
2.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几十个春秋,回首几十年来共和国不平凡复兴之路,引起我们
深深的思考。
〖一穷二白〗
〖神奇逆转〗

(2)材料二中的三张图片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此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重大挫折〗

(3)图片反映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这两次运动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对此,国家制定了哪一方针调整国民经济?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深深的思考。
〖一穷二白〗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1)我国制定的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落后现象?这一计划的实施有何意义?〖神奇逆转〗
材料二:见图一至图三

(2)材料二中的三张图片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此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重大挫折〗
材料三:见图四

(3)图片反映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这两次运动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对此,国家制定了哪一方针调整国民经济?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2.选择题- (共19题)
3.
学校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升国旗、奏唱国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每当我们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我们的心情的是( )
A.学以致用 | B.知耻后勇 | C.居安思危 | D.闻鸡起舞 |
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是筹建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会议,下列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的是( )
A.建立人民大会堂 | B.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
C.采取公元纪年 | D.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
7.
“农民种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此局面出现的法律依据早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中国土地法大纲》 |
15.
某次会议期间,广东省某代表说:“现在人们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 B.中共八大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
16.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联中,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17.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
20.
下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运动的开展(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