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英豪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人教部编版下学期上册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59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3

1.判断题(共10题)

1.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
2.
叶剑英等老干部批评“文革”错误做法,反被江青诬为“二月逆流”。(  )
3.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
4.
1958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错误的开始 。 (  )
5.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两个反革命集团。(   )
6.
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轻工业 。(    )
7.
我国率先在城市进行改革(  )
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发生在1978年(   )
9.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
10.
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9年12月20日。(   )

2.综合题(共1题)

1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右图是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主要改变了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4)这段唱词反映出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3.选择题(共28题)

12.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A.实行股份制B.赎买政策C.无偿没收D.廉价收购
13.
四川农民张永贵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菜子大队第二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大会,讨论本队土地经营实行哪一种方式。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4.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对尊严内容的阐述。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三大战役的胜利D.中华民国的建立
15.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16.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17.
著名作家魏巍把中国人民志愿军称为“最可爱的人”。你认为下列人物中,属于“最可爱的人”是
A.董存瑞、黄继光B.董存瑞、邱少云C.黄继光、邱少云D.董存瑞、雷锋
18.The bank is on your l{#blank#}1{#/blank#}.
19.The bank is on your l{#blank#}1{#/blank#}.
20.
图表法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下列表格内容反映的是
时间
开展地区
涉及人口
主要意义
1950~1952年冬
新解放区
3亿多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运动
C.西藏和平解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
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 ……这个年代是
A.社会主义探索时期B.人民公社化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22.
“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种民谣应该出现在哪个时期?(  )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
23.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天安门事件的发生B.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D.全面整顿的开始
24.
1956年初,***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这是因为,1956年(  )
A. 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正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 土地改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
D. 大庆油田建成,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25.
“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事迹出现在

A. 新中国成立时期
B.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6.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27.
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
A.解放、土改、三大改造B.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
C.上山下乡、红卫兵、造反有理D.万元户、炒股、个体户
28.
“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
A.厦门B.汕头C.深圳D.珠海
29.
下列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影响的是
A.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
C.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D.确立了***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0.
随着对外开放地区的扩大,我国新增设的作为经济特区的省份是(  )
A.广东B.海南C.上海D.辽宁
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的“一个中心”指的是(  )
A.四项基本原则B.经济建设C.改革开放D.党的领导
32.
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道:“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33.
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34.
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江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特区—内地—沿江沿边开放
35.
“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观点出自(  )
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思想D.邓小平理论
36.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37.
20 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B.两岸实现“三通”C.“九二共识”D.两岸实现停火
38.
某媒体评价香港回归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一创造是指(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国两制“的构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民族区域自治
39.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少数民族当家作主D.民族区域自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0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