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847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分析以上图片(图表),请判断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2)依据材料,请分别简要写出上下两幅图片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3)分析材料,请你对中国人民“能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这一历史之问做出自己的回答,并说明理由。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此次战争是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矛盾与冲突的结果,也是一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战争。如果主权完整得不到维护,领土得不到统一,资本主义制度就难以一统美国天下,工业化就会推迟。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更多的国家,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第一强国。

——《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简要分析该事件的作用。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是在面临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新的经济模式后来被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放弃自由放任的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经济成长历程》

(2)材料二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新的经济模式”有何特点?

(3)依据材料一、二,归纳美国成为20世纪第一强国的主要因素。

2.选择题(共18题)

3.
一百年前的五月,济南全市各大、中、小学开始了罢课。七、八千人在学生会率领下,整队到达南关演武厅大会会场,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运动,这一运动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
央视《百战经典·伟大的会议》描述到:“一座城市,因为一次重要会议与红色结缘;一座小楼,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一次会议,从此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
A.提出了党的奋斗目标B.确定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方针
C.肯定了***的正确军事主张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5.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转战陕北
②三大战役   
③渡江战役
④挺进大别山
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D.②①③④
6.
刘新成、刘北城主编中说“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材料描述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中国在十四年抗战中,为了自己的解放,曾经作了伟大的努力。这种努力,主要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界、产业界,在后方努力工作,海外华侨输财助战,一切抗日政党,除了那些反人民分子外,都对战争有所尽力……”材料说明了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实行全民族抗战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配合D.中日两国力量对比悬殊
8.
李明同学主办了名为“连环画串起的时代记忆”社团活动,以下是他提供的连环画,这些连环画的内容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
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抗美援朝时期
9.
下列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一五计划的完成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大跃进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0.
如图所示现象,主要反映了
A.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B.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D.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
11.
2019年3月30日,“走进澳门·庆澳门回归二十周年”大型公益文化活动在京启动。下列选项为澳门的顺利回归开辟了途径的是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
12.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千禧之旅”,寻访西方文明。下列不属于古代欧洲文明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D.古代印度文明
13.
日本善于向别国学习,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
C.彼得一世改革D.戊戌变法
14.
“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材料中的信息表明,“第一次变革”使俄国
A.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B.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C.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D.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15.
下表为初三某班同学在复习中总结的重大历史事件。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主题是
A.步入近代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16.
有学者说:“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为这一 “政治体制”确立提供依据的法律文件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法典》
17.
下面两幅图反映了19世纪初欧洲交通方式的变化。这一变化源于
A.蒸汽机的广泛使用B.电的应用
C.内燃机的发明D.珍妮机的发明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国家之间政治上的合作,军事上的配合,物资上的相互支援,成为反法西斯战争取胜的根本保证,下列内容不能体现这一合作精神的是
A.AB.BC.CD.D
19.
“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斯大林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它而言,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材料中的“创造”指的是
A.十月革命B.巴黎公社
C.新经济政策D.苏联模式
20.
2019年4月3日,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获得“和平荣誉”勋章,以奖励他们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维和部队由哪一国际组织的名义派出进行维和行动?
A.欧洲联盟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联合国D.世界贸易组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