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王亮同学是一位歌迷,下面是他搜集到的三首歌曲的部分歌词。
(2)材料二、三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分别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领导核心?这两次会议的共同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1979年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在南海边写下诗篇”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并列举“圈”中的两例。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中老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历史地位。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共产党像太阳, 照到哪里哪里亮 ,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
──《东方红》
材料三: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天的故事》
(1)材料一中所唱到的让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富起来”、“领路人”分别是谁?(2)材料二、三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分别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领导核心?这两次会议的共同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1979年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在南海边写下诗篇”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并列举“圈”中的两例。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中老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历史地位。
2.
仔细观察图片,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片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说出这一件事的历史意义。
(2)图片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出现的巨大失误,这次巨大失误是什么?请分析失误的原因?
(3)图片三反应出中国农村发生了伟大变化,这个变化是因为哪一政策的实行?最先在哪里实行?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积极的作用?
(4)从这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中,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1)图片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说出这一件事的历史意义。
(2)图片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出现的巨大失误,这次巨大失误是什么?请分析失误的原因?
(3)图片三反应出中国农村发生了伟大变化,这个变化是因为哪一政策的实行?最先在哪里实行?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积极的作用?
(4)从这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中,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24题)
3.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
B.坚持走群众路线 |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5.
回想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
A.当时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
B.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战28年,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
D.有28个国家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
9.
2015年3月20日,中韩双方对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进行交接,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A.和平卫士 | B.钢铁卫士 |
C.党的好战士 | D.最可爱的人 |
10.
中共“八大”成为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主要是因为( )
A.提出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B.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
C.科学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 D.提出了优选发展重工业 |
11.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
13.
《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1949年12月,***受邀访问苏联,苏联人安排了***参观斯大林汽车厂,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他对身边的陪同者说到:“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一理想的最初实现是在(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 B.“大跃进”时期 |
C.人民公社化时期 | D.“一五”计划时期 |
15.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联中,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17.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的法律文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这部法律文件是( )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18.
《台州年鉴》中记载:1979年2月,地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台州农民开始以承包的形式实行责任制,路桥自发市场开始复苏。以下不能体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是( )
A.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 B.讨论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 |
C.总结粉碎“四人帮”的教训 | D.宣传“解放思想”的指导方针 |
19.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性决策 |
B.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C.确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
D.确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20.
海尔企业在国内发展壮大之后,不满足只做“小池塘里的大鱼”,想要走向国际化,2001年中国的的一件大事给其提供了机遇,这件大事是( )
A.建立经济特区 | B.加入WTO | C.与17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 D.提出“一带一路” |
23.
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B.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24.
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五大”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