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46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摘自歌曲《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在视察工作的时候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

材料三: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敢于试验,发展才是硬道理。

材料四: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要求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材料一图片所反映的事件是?谁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带领我们富起来的人是谁?
(2)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具体指的是什么?
(3)哪个城市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4)在党的十八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是?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有何意义?(任答一点)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3)凤阳三大步的发展是因为哪一政策的实行?该政策实行的积极作用是什么?(任答一点)
(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是改造的创举?
(5)社会主义探索建设过程中的曲折失误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时期的重大成就有哪些?(举两列)这一时期被人民称颂为“解放军好战士”的人是谁?

2.选择题(共29题)

3.
下列中不属于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4.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经验
5.
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A.进行了土地改革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于
A.中华民国的成立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的胜利D.“一五”计划的完成
7.
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政府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A.彭德怀B.林彪C.邓小平D.刘伯承
8.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的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9.
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他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他是
A.邱少云B.雷锋C.黄继光D.董存瑞
10.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万余名工人夹道欢迎,欢呼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了,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
C.“大跃进”运动兴起D.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11.
1954年,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制定《共同纲领》
C.进行三大改造
D.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2.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一五”计划完成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D.中共八大召开
13.
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B.“大跃进”运动C.自然灾害的影响D.“文化大革命”
14.
1960年春,他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井喷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他是
A.焦裕禄B.邓稼先C.雷锋D.王进喜
15.
春联内容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1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三大改造对象的是( )
A. 工业     B. 农业 C. 手工业 D. 资本主义工商业
17.
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②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
八年级二班的同学们开展了“对联浓缩历史”主题活动,历史老师写下了“有规有矩,平安有序;无法无天,祸害无边。”这幅对联,下面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横批的是
A.改革开放B.科教兴国C.依法治国D.精神文明
19.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

2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次会议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A.经济建设B.法制建设C.制度改革D.政治建设
2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第一步是
A.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城市C.开放边境城市D.开发开放浦东
22.
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加入了
A.欧洲共同体B.亚太经合组织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
23.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九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
24.
有关中国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B.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为了实现中国梦,设计了“三步走”战略布置
D.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25.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四个全面”战略部署B.“两个凡是”方针
C.“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D.“一带一路”
2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集体土地可以长期包给农民使用,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这是因为()
A.土地改革的展开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7.
(题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高频词汇,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各行各业发起了供给侧的改革攻坚战,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38年前,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
28.
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D.国有企业改革
29.
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改革开放”、“光辉旗帜”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是( )
A. ***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3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 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 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31.
2016年3月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409名少数民族代表和2578名各界代表一起共商国是,少数民族代表的参会体现了(   )
A.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国家对少数民族精准扶贫的政策
C.我国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
D.少数民族享有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