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横沥爱华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45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8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关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材料二: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顷错误,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党的哪次会议的内容?当时的“主要矛盾”指的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中,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总路线是什么?导致了哪些失误?

(2)材料二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重要决定?在经济建设方面还作出什么决策?

(3)材料二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2.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时代》1979年第一期(邓小平被该媒体评为1978年年度人物)

材料二 14 年以来,我们的事业,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一场新的革命。

材料三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被《时代》杂志选为1978年年度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形成了我国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依据材料二中的“基本路线”指什么?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想一想:领导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 富起来”“走进新时代”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

2.选择题(共27题)

3.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请你作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和他一起共同完成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
A.①开天辟地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③澳门回归
B.①伟大转折    ②遵义会议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①开天辟地    ②长征开始    ③“十五大”召开
D.①开天辟地    ②遵义会议    ③香港回归
4.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根本出发点都是(  )
A.党的最高纲领B.实事求是,立足国情
C.照搬苏联的经验D.阶级斗争需要
5.
建国初期进行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地主阶级B.肃清国内反革命势力
C.掌握经济命脉D.巩固人民政权
6.
一部好电影往往比单纯说教更能打动人,感染人,更能生动地反映真实的历史。请你仔细观察下边画面,这一画面应出现在下面哪一部电影中(  )
A.《长征》B.《血战台儿庄》C.《抉择》D.《开国大典》
7.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D.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
8.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  )
A.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B.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C.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D.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9.
文艺作品可以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事件。下列语句与抗美援朝有关的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10.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并肩战斗,反抗美国侵略,当时率领志愿军的司令员(   )
A.朱德B.彭德怀C.林彪D.刘伯承
11.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12.
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西藏的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3.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大跃进”时期
14.
牛灿灿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的***主席像章给同学们观赏,这些像章发行(  )
A.建国初期B.抗美援朝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5.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
A.由资本家自己决定B.没收资本家财产C.组织生产合作社D.实行公私合营
16.
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评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C.三大改造D.第一个五年计划
17.
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C.“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D.三大改造完成后的欢乐
18.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何时制定的( )
A.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B.土地革命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改革开放时期
19.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
下图是某地的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其中1958年的亩产量远高于其他年份。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B.“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C.杂交水稻技术的使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1.
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22.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歌谣赞扬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九年义务教育制
C.一国两制D.股份制
23.
“它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理论,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只要我们按照这种理论指引的方向、道路和发展战略干下去,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就一定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里论述的“理论”是( )
A.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4.
根据下图所反映的情况分析出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
C. 农村改革全面实行
D. 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25.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三大
26.

读我国某城市平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7.

读我国某城市平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8.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9.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