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在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基于国情与形势变化制定了合适的方针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2)材料二中“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程中,国家实行什么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重大意义?
(3)材料三中“这一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有何意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5)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材料一 ***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一段发言
材料三 这一制度的实行,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富强与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热爱本民族的情感结合起来。——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1月)
(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文家市会议”是在哪次起义过程中召开的?该起义后,***“向农村进军”,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什么?(2)材料二中“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程中,国家实行什么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重大意义?
(3)材料三中“这一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有何意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5)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2.
危机会对国家和民族带来冲击,面对危机的应对措施,是对人类政治智慧的考量。下面是张老师围绕“危机与应对”的主题,从历史学科素养角度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1)观察下面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不平等条约带给中国的共同影响。
任务一(观察数轴——梳理历史线索)

(2)举例说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在①②两个时间段内分别采取的应对措施。
任务二(解读图示——阐释历史脉络)
(3)完成下面“思维导图”中③④处内容的填写,并概括图示反映的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及推动这一潮流出现的共同因素。

任务三(分析史料——评述历史人物)
(4)阅读上面三则材料,结合相关史实,任选其中一位历史人物进行论述。
任务四(归纳提升——总结历史经验)
(5)通过上述探究活动,归纳各国应对危机的方式,并谈谈你的感悟。
(1)观察下面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不平等条约带给中国的共同影响。
任务一(观察数轴——梳理历史线索)

(2)举例说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在①②两个时间段内分别采取的应对措施。
任务二(解读图示——阐释历史脉络)
(3)完成下面“思维导图”中③④处内容的填写,并概括图示反映的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及推动这一潮流出现的共同因素。

任务三(分析史料——评述历史人物)
材料一 | 材料二 | 材料三 |
在俄罗斯“世纪风月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 | 20实际30年代中期纽约的一次名义测验显示,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的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 | 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
(4)阅读上面三则材料,结合相关史实,任选其中一位历史人物进行论述。
任务四(归纳提升——总结历史经验)
(5)通过上述探究活动,归纳各国应对危机的方式,并谈谈你的感悟。
3.
运用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地图中近现代民族企业的发展,分别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别写出与①②相对应的内容,并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成功经验。

(3)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一个,简述它与年代尺上相关历史事件的联系。

(4)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有过许多对国际关系影响深刻的全球性国际组织。阅读下表中的历史叙述,据此写出相应的国际组织的名称
(1)下列地图中近现代民族企业的发展,分别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别写出与①②相对应的内容,并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成功经验。

(3)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一个,简述它与年代尺上相关历史事件的联系。

(4)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有过许多对国际关系影响深刻的全球性国际组织。阅读下表中的历史叙述,据此写出相应的国际组织的名称
名称 | 成立时间 | 宗旨 |
A | 1920年 | 减少武器数量、平息国际纠纷、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促进国际合作和国际贸易 |
B | 1945年 | 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经济、社会及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构成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 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2.选择题- (共14题)
5.
从唯物史观看,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基本动力,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必须从其历史活动对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效果上进行评价。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李鸿章的主要贡献是
A.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
B.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
C.建立北洋海军 |
D.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6.
从杨靖宇、赵一曼、左权、彭雪枫,到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从平型关、娘子关、到台儿庄、雪峰山;从东北抗联“八女投江”、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到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缅北中国远征军……不分党派、无论信仰,在英勇壮烈的东方主战场,抗战中的英雄已经写入了民族的英雄谱、标注出精神的天际线。材料主要说明
A.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
D.民族英雄的英勇壮烈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
7.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 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8.
《北京市民宣言》要求:“对日外交,不抛弃山东省经济上之权利;免除曹汝霖、陆宗舆等人官职……倘政府不愿和平……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下列对于《宣言》的理解,正确的是
A.倡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B.表达人民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满 |
C.反对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 |
D.体现人们反帝反封建的态度 |
10.
1945年8月,民主人土柳亚子先生曾赠***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下列事件中体现***“弥天大勇”的是
A. 西安事变
B. 抗日战争
C. 重庆谈判
D. 渡江战役
A. 西安事变
B. 抗日战争
C. 重庆谈判
D. 渡江战役
11.
某导演筹拍电视连续剧《1908年北京故事》,剧本中有以下场景,你认为其中明显的历史错误有几处?
①几个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 ②何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③王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④朋友相见多行握手、鞠躬礼
⑤清军到处搜捕革命党人,见到剪了辫子的就重点盘查
①几个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 ②何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③王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④朋友相见多行握手、鞠躬礼
⑤清军到处搜捕革命党人,见到剪了辫子的就重点盘查
A.两处 | B.三处 | C.四处 | D.五处 |
12.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
B.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
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
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14.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5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B.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C.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
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15.
战争、改革、宗教的传播都从不同的层面推动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下列有关古代文明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的搭配,正确的是
A.希波战争一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
B.伊斯兰教诞生一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
C.罗马帝国扩张一一公元前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 |
D.大化改新一一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
16.
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其中《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A.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
B.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 |
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D.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 |
17.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 体现《凡尔赛和约》分赃的性质 |
B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C |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 宣告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
D | 国产飞机C919供货商来自于16家跨国公司 | 中国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
A.A |
B.B |
C.C |
D.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