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至l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1840年至l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哪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咸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摺》
(2)阅读材料概括指出,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指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差距在哪些方面?为此,以李鸿章为代表采取了哪些自救措施?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3)依据材料,孙中山革命的“梦想”是什么?从辛亥革命所取得的重要意义看,孙中山初步完成了材料中所说的哪两个革命目标?
材料一 1840年至l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1840年至l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哪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咸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摺》
(2)阅读材料概括指出,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指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差距在哪些方面?为此,以李鸿章为代表采取了哪些自救措施?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3)依据材料,孙中山革命的“梦想”是什么?从辛亥革命所取得的重要意义看,孙中山初步完成了材料中所说的哪两个革命目标?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1839年4月3日在广州发给英国外相的机密信中说:“我以最忠诚的心情献议陛下政府(即英国政府),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群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取最适意的满足”
(1)材料中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发给英国外相的机密信,针对的是当时广州出现的什么事件?后来,英国政府通过哪些手段获取了“最适意的满足”?
材料二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伴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中国必须近代化的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认为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鸦片战争后,中国仁人志士进行了哪些近代化探索运动?
材料三 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3)从B段转为C段的上升期,最具有标志性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一 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1839年4月3日在广州发给英国外相的机密信中说:“我以最忠诚的心情献议陛下政府(即英国政府),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群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取最适意的满足”
(1)材料中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发给英国外相的机密信,针对的是当时广州出现的什么事件?后来,英国政府通过哪些手段获取了“最适意的满足”?
材料二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伴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中国必须近代化的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认为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鸦片战争后,中国仁人志士进行了哪些近代化探索运动?
材料三 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3)从B段转为C段的上升期,最具有标志性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重要意义?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南昌八一广场中心偏北方向设置了高高的升旗台。升旗台北侧,一方高大的汉白玉镌刻着江泽民的亲笔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

(1)“军旗升起的地方”指的是哪座城市?为什么该城市享有这一殊荣?
材料二 事实上,众多的革命历史文化纪念馆,***就只为遵义会议纪念馆亲手题写了馆名:“遵义会议会址”。(下图)

(2)遵义会议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结合它的重要性说明为什么“***就只为遵义会议纪念馆亲手题写了馆名”?
材料三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十分关心的事情,是在他们直接指示下完成的。史料中有一份珍贵的***手书批示:浮雕史料应特别慎选,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图画不可漏略。
(3)人民英雄纪念碑八块浮雕中,其中有“五四运动”、“胜利渡长江”这两块浮雕,你认为“五四运动”、“胜利渡长江”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四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位政治学者分析称,12月13日不仅是中国新设的国家公祭日,也是77年前日军开始进行“南京大虐杀”的日子。近年来,日本教科书上对这段历史或只字不提或模糊处理,民众知之甚少。而且日本某些势力也开始转换策略。他们认为,一再大肆否认反而挑起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不如绝口不提,彻底让这段历史在日本消失。日本左翼媒体对这一事件掌握的资料不多,右翼媒体又故意抹杀,因此就出现了日本媒体对“南京大虐杀”纪念日、中国国家公祭日冷淡处置的奇怪现象。
——2014年12月15日中国新闻网
(4)中国把12月13日设为国家公祭日的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日本媒体对中国设立“国家公祭日”有何反应?日本媒体这样做,其根本用意是什么?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南昌八一广场中心偏北方向设置了高高的升旗台。升旗台北侧,一方高大的汉白玉镌刻着江泽民的亲笔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

(1)“军旗升起的地方”指的是哪座城市?为什么该城市享有这一殊荣?
材料二 事实上,众多的革命历史文化纪念馆,***就只为遵义会议纪念馆亲手题写了馆名:“遵义会议会址”。(下图)

(2)遵义会议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结合它的重要性说明为什么“***就只为遵义会议纪念馆亲手题写了馆名”?
材料三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十分关心的事情,是在他们直接指示下完成的。史料中有一份珍贵的***手书批示:浮雕史料应特别慎选,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图画不可漏略。
(3)人民英雄纪念碑八块浮雕中,其中有“五四运动”、“胜利渡长江”这两块浮雕,你认为“五四运动”、“胜利渡长江”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四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位政治学者分析称,12月13日不仅是中国新设的国家公祭日,也是77年前日军开始进行“南京大虐杀”的日子。近年来,日本教科书上对这段历史或只字不提或模糊处理,民众知之甚少。而且日本某些势力也开始转换策略。他们认为,一再大肆否认反而挑起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不如绝口不提,彻底让这段历史在日本消失。日本左翼媒体对这一事件掌握的资料不多,右翼媒体又故意抹杀,因此就出现了日本媒体对“南京大虐杀”纪念日、中国国家公祭日冷淡处置的奇怪现象。
——2014年12月15日中国新闻网
(4)中国把12月13日设为国家公祭日的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日本媒体对中国设立“国家公祭日”有何反应?日本媒体这样做,其根本用意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5题)
5.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虎门销烟 | B.太平天国运动 |
C.火烧圆明园 | D.威海卫之战 |
6.
他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一生经历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举办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据此判断,“他”是
A.左宗棠 |
B.李鸿章 |
C.曾国藩 |
D.张之洞 |
8.
1899年康有为自美洲东归途经日本赴香港时,曾写过一首绝句:“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康有为之所以发出“千古伤心是马关” 的伤感是因为
A.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第二次鸦片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9.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实行相互矛盾的策略:一方面要保持清政府的腐败与懦弱,遇事妥协让步,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清政府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列强侵略者的内部秩序。下面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哪一个条约最能体现出这种策略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瑷珲条约》 | D.《辛丑条约》 |
11.
某人制作了一个形象的漫画,美其名曰“移花接木”(如下图):“花”指“铁花”即西方制器之花,“木”指封建制度之朽木。下列哪一事件比较贴近这个漫画的主题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 |
C.义和团运动 |
D.太平天国运动 |
12.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在临刑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深感“无力回天”的原因主要有①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②封建顽固派大权在握③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④变法内容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3.
汉字在我国使用了数千年,但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汉字属于封建时代旧文化,应予以废除”的观点。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 )
A.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 B.马克主义传入中国 |
C.新旧道德观的正面交锋 | D.新文化运动中的偏激倾向 |
14.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战略转移”是指
A.秋收起义 | B.井冈山会师 |
C.红军长征 | D.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
15.
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文中省略空缺的“□□□□”处应该填写
A.南昌起义 | B.秋收起义 | C.遵义会议 | D.井冈山会师 |
16.
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注:***接到三次电报)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据此判断,此“大事件”应当是
A.西安事变 | B.重庆谈判 | C.北平谈判 | D.遵义会议 |
17.
某一事件发生后,***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20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令***如此欣喜的事件是
A.主动撤离延安 | B.挺进大别山 | C.三大战役结束 | D.开始渡江作战 |
18.
1949年2月22日,傅作义前往西柏坡。傅作义向毛主席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有罪”!毛主席和蔼地说:“你做一件大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这件“大好事”是
A.指挥台儿庄战役 | B.指挥百团大战 | C.北平和平解放 | D.上海和平解放 |
21.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平型关大捷 | B.台儿庄战役 | C.长沙会战 | D.百团大战 |
22.
1991年一记者问张学良说:“假如时光能倒流,您还会如此做吗?”张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还是一样那么做。假使事是如此,我还是那么做,别说软禁五十年,枪毙了,我都不在乎。”张学良至今不后悔这件事,是因为这件事在当时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 B.全民族的抗战由此开始 |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D.标志着十年内战完全结束 |
24.
有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应放置在哪个纪念馆门前
A.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B.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 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
26.
如下图所示:该图比较清晰地展现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历程。下列关于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洋务运动后,我国民族工业开始出现 |
B.辛亥革命后,我国民族工业有了较快发展 |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
D.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再次迎来春天 |
27.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似的一位“状元实业家”是
A.詹天佑 | B.侯德榜 | C.严复 | D.张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