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鸦片战争时期,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提出了什么口号?洋务派在教育上有何举措?
(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从此什么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4)新文化运动中,“Democracy” 和“Science”这两个英文单词使用频率较高,你知道它们的中文含义是什么吗?
2.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


图一:签订《南京条约》 图二:签订《辛丑条约》
(1)以上两个条约的签订,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2)“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
(3)“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陈独秀、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
材料三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依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及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
材料一 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什么理想目标?影响孙中山提出这一理想目标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什么不足?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3)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为什么能被众多的中国人接受。
3.选择题- (共25题)
A.在一度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B.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
C.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D.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 B.太平天国定都于此 |
C.中华民国的建立 |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
①广州
②上海
③深圳
④福州
⑤宁波
⑥厦门
⑦南京
A.①②④⑤⑥ | B.①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⑥ | D.④⑤⑥⑦ |
(1)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2)英国:“香港岛终于归我们了”。
(3)日本:“伙计,我们的机器可以搬到中国去了”。
(4)德国:“多威风,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了。”
A.(2)(4) | B.(1)(3) | C.(2)(3) | D.(1)(2)(3) |
①在使用过程中,自行车与手机是互补品
②凭借信用分可以免押金租用,说明诚信能降低企业成本
③减轻了高峰期公交系统的压力,表明其对公交车、地铁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④其发展为自行车制造企业带来大量订单,这反映了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的竞争关系
据调查,一名大学生四年大学生活平均消费支出高达7万多元,除了正常的四年学费约2万元,住宿费约4 000元,伙食费2万多元外,大学生的一些额外消费累计也不是小数目,如电脑、手机、MP3等用品支出在6 000元左右,通讯费、网络费等加起来要5 000元左右,等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大学生的消费观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
据调查,一名大学生四年大学生活平均消费支出高达7万多元,除了正常的四年学费约2万元,住宿费约4 000元,伙食费2万多元外,大学生的一些额外消费累计也不是小数目,如电脑、手机、MP3等用品支出在6 000元左右,通讯费、网络费等加起来要5 000元左右,等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大学生的消费观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
据调查,一名大学生四年大学生活平均消费支出高达7万多元,除了正常的四年学费约2万元,住宿费约4 000元,伙食费2万多元外,大学生的一些额外消费累计也不是小数目,如电脑、手机、MP3等用品支出在6 000元左右,通讯费、网络费等加起来要5 000元左右,等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大学生的消费观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
A.英勇地反击了列强的武装干涉 |
B.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
C.金田村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
D.全盛时,太平天国拥有中国的绝大部分的江山 |
A.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 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 |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 |
A.《中华民国约法》 | B.《天朝田亩制度》 |
C.《资政新篇》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1911年 | B.1912年 | C.1913年 | D.1914年 |
A.英国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
B.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C.戊戌变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