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具有明显的近代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轮船招商局与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再举一家同一时期出现的企业。大生纱厂的创办人是谁?为挽回国家利益,发展工商业,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材料二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2)孙中山先生为后继者建立了哪些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材料三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3)据图片,归纳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民族工业发展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轮船招商局与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再举一家同一时期出现的企业。大生纱厂的创办人是谁?为挽回国家利益,发展工商业,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材料二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2)孙中山先生为后继者建立了哪些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材料三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3)据图片,归纳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民族工业发展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为了更好地了解一些有关解放战争时期最后战略大决战的历史,马小虎同学收集了以下几部经典电影。请你结合这五部作品,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A:《大决战——辽沈战役》
B:《大决战——淮海战役》
C:《大决战——平津战役》
D:《风雨下钟山》
E:《大转折——挺进大别山》
(1)请你结合下列所给的提示,选择相对应的影片。
①断敌退路,关门打狗: 。
②千里跃进,战略进攻: 。
③分割包围,先打两头: 。
④千里战线,三路作战: 。
⑤中间突破,规模最大: 。
(2)假设这些影片的摄制组都是采取了实地拍摄,请你分别说出拍摄每部影片应该去的地点。(各选一处即可)
(3)如果想了解邓小平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你应该观看其中的哪些影片?请说出他在解放战争中的具体贡献。
(4)请你总结一下,这些军事行动能够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A:《大决战——辽沈战役》
B:《大决战——淮海战役》
C:《大决战——平津战役》
D:《风雨下钟山》
E:《大转折——挺进大别山》
(1)请你结合下列所给的提示,选择相对应的影片。
①断敌退路,关门打狗: 。
②千里跃进,战略进攻: 。
③分割包围,先打两头: 。
④千里战线,三路作战: 。
⑤中间突破,规模最大: 。
(2)假设这些影片的摄制组都是采取了实地拍摄,请你分别说出拍摄每部影片应该去的地点。(各选一处即可)
(3)如果想了解邓小平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你应该观看其中的哪些影片?请说出他在解放战争中的具体贡献。
(4)请你总结一下,这些军事行动能够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人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蒋介石对日本的侵略采取怎样的态度?带来了怎样的恶果?
材料二 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学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张学良为什么会“彷徨无策”。随后发生的哪一事件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促进了合作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材料三 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
(3)据材料三,请你从规模和战绩两个方面来评价这次战役。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4)为什么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定在12月13日?
(5)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人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蒋介石对日本的侵略采取怎样的态度?带来了怎样的恶果?
材料二 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学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张学良为什么会“彷徨无策”。随后发生的哪一事件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促进了合作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材料三 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
战役 时间 | 战斗 次数 | 毙伤日、 伪军数 | 破坏 交通线 | 拔掉 据点 |
3个半月 | 1 800次 | 2.5万多人 | 2 000多 千米 | 近3 000个 |
(3)据材料三,请你从规模和战绩两个方面来评价这次战役。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4)为什么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定在12月13日?
(5)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选择题- (共17题)
4.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段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
A.在一度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B.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
C.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D.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6.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 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遭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 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 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A. 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 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遭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 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 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对“胜利”和“失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B.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制度,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 |
C.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来被袁世凯取代 |
D.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仍然疯狂侵略 |
8.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维新变法运动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了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 )
A.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 | B.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C.抵抗侵略、救亡图存 |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9.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下列史实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①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②③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10.
(题文)1919年,上海各界人士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
A.北洋水师黄海激战 | B.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 D.中共“一大”召开 |
11.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见桅杆的那一艘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不包括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
B.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 |
C.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道路 |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
13.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曾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为井冈山设计的宣传推介语是“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认为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 |
B.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
14.
日本外相声言:“南京政府绝不能与张学良妥协,否则日本政府将不能坐视。”美英担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主张只要蒋介石还能继续统治下去,不妨就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联合。日、美、英的上述反应针对的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 B.八一三事变爆发 |
C.西安事变爆发 | D.七七事变爆发 |
16.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到重庆进行和谈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 B.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
C.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 D.美国希望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 |
17.
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后,(清政府)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下列表述与他的事迹不相符的是( )
A.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营工业大生纱厂 |
B.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
C.曾投资学校、图书馆等文化教育机构 |
D.其创业经历折射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
18.
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B.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出现 |
C.电影和报纸已经很普遍,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能看到 |
D.照相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
19.
1902年的某一天,京师大学堂的日本老师在生物课上解剖了一只羊。慈禧太后听说后大为震怒,管学大臣张百熙急忙入宫叩头谢罪。这则史实反映了( )
①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入侵 ②慈禧太后的愚昧无知 ③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教育改革的艰难 ④近代科学进入了新式学校
①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入侵 ②慈禧太后的愚昧无知 ③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教育改革的艰难 ④近代科学进入了新式学校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