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所以具有这种性质,是在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进一步的发展,当时中国的革命知识分子眼见得俄、德、奥三大帝国主义国家已经瓦解,英、法两大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受伤,而俄国无产阶级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德、奥(匈牙利)意三国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因而发生了中国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在其开始,是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它的弱点,就在只限于知识分子,没有工人农民参加。但发展到六三运动时,就不但是知识分子,而且有广大的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成了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这个文化运动,当时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它提出了“平民文学”口号,但是当时的所谓“平民”,实际上还只能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即所谓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
根据材料,概括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及意义
材料 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所以具有这种性质,是在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进一步的发展,当时中国的革命知识分子眼见得俄、德、奥三大帝国主义国家已经瓦解,英、法两大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受伤,而俄国无产阶级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德、奥(匈牙利)意三国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因而发生了中国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在其开始,是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它的弱点,就在只限于知识分子,没有工人农民参加。但发展到六三运动时,就不但是知识分子,而且有广大的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成了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这个文化运动,当时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它提出了“平民文学”口号,但是当时的所谓“平民”,实际上还只能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即所谓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
——***:《新民主主义论》,《***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回答:根据材料,概括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及意义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黑格尔在其名著《历史哲学》中提出了一个“历史的地理基础”概念,并按照地理特征把世界区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干燥的高地同广阔的草原和平原;一种是平原流域,是巨川大江流过的地方;另一种是跟海相连的海岸区域。在这三种不同地域生活着的人们,塑造了不同的文化精神。
(1)结合材料并依据所学知识,针对“平原流域”和“海岸区域”典型文明各举一例。
材料2 图1为中国近代被迫开放的主要通商口岸分布图

图1
(2)据图1和所学知识,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
材料3

图2 图3
(3)对比图2和图3,并联系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材料1 黑格尔在其名著《历史哲学》中提出了一个“历史的地理基础”概念,并按照地理特征把世界区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干燥的高地同广阔的草原和平原;一种是平原流域,是巨川大江流过的地方;另一种是跟海相连的海岸区域。在这三种不同地域生活着的人们,塑造了不同的文化精神。
(1)结合材料并依据所学知识,针对“平原流域”和“海岸区域”典型文明各举一例。
材料2 图1为中国近代被迫开放的主要通商口岸分布图

图1
(2)据图1和所学知识,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
材料3

图2 图3
(3)对比图2和图3,并联系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 内战的结束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之计已经失去其原有的价值,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用。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材料2 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在《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通过)生效的头一年,屠宰了2300万头牛,640万头猪,减少了300万公顷小麦播种面积和400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
材料3 纪要提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社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不同形式,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
(4)综上,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材料1 内战的结束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之计已经失去其原有的价值,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用。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1中列宁进行的“让步”是什么?材料2 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在《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通过)生效的头一年,屠宰了2300万头牛,640万头猪,减少了300万公顷小麦播种面积和400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
——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2)根据材料2,概括美国调整农业政策的措施及特点。材料3 纪要提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社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不同形式,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
——1980年中央7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3)材料3中,中央的政策给我国农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综上,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选择题- (共13题)
5.
1907年10月13日,天津张小田与北京贾玉莲在天津一处教堂举行婚礼。报载:“中西往贺着甚众。鲍太太按琴,男女学生唱诗,一时颇形热闹。礼毕,新夫妇乘双马车往北门外蓝家胡同张君本宅,并有袁牧师夫妇及诸友乘马车送新夫妇回家。”这一社会现象说明
A.津京地区近代化水平领先全国 |
B.婚姻习俗逐渐受西方影响 |
C.辛亥革命推动婚俗变革 |
D.婚姻自由成为时代新风尚 |
6.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①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订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②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③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④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①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订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②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③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④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7.
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曾经说过:“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失望和痛苦。”让他“感到失望和痛苦”的战争是指
A.抗日战争 |
B.朝鲜战争 |
C.越南战争 |
D.海湾战争 |
8.
英国《泰晤士报》在某天用四个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这段话所报道的事件应是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C.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
D.香港回归 |
10.
国务院决定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选择这个特殊的日子是为了纪念40多年前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里程碑的事件,它是
A.“东方红1号”卫星升天 |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C.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入太空 |
D.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
11.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文艺复兴 |
B.启蒙运动 |
C.新航路开辟 |
D.早期殖民掠夺 |
12.
“人和货物可以借助多种快捷便利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之间流动,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诞生于“电气时代”且有利于人和货物在世界各地之间流动的交通工具是
A.汽车、飞机 |
B.汽车、火车 |
C.汽船、火车 |
D.高铁、飞机 |
13.
图片对历史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组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欧共体总部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会议中国重返联合国

欧共体总部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会议中国重返联合国
A.世界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
B.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已经形成 |
C.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D.中国已经可以和欧美等国平起平坐 |
14.
仔细观察下图,图中间被缚的是德国代表,图左的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后面矮个子是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图右的是美国总统威尔逊。此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和会 |
B.华盛顿会议 |
C.开罗会议 |
D.慕尼黑会议 |
15.
英国学者保罗·肯迪尼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日本培养出的工程师比任何西方国家都多得多(大约比美国培养的多50%),它还拥有近70万名研发人员,比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加在一起还多。这表明日本
A.引进大量优秀人才 |
B.引进最新科技成就 |
C.优秀人才比欧美多 |
D.注重教育培养优秀人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