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孝钦皇太后 (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700万两……铺张浪费,备极一时之盛。
——《藏园群书题记》
材料二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尘闻偶记》
(1)根据材料一,判断慈禧太后的“六旬万寿庆典”在哪一年?当时哪个国家正把魔爪伸向中国?
(2)材料二中的“三军败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割地”又使中国痛失哪些领土?
(3)三军败绩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 甲午孝钦皇太后 (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700万两……铺张浪费,备极一时之盛。
——《藏园群书题记》
材料二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尘闻偶记》
(1)根据材料一,判断慈禧太后的“六旬万寿庆典”在哪一年?当时哪个国家正把魔爪伸向中国?
(2)材料二中的“三军败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割地”又使中国痛失哪些领土?
(3)三军败绩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
阅读材料分析
2015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5周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55周年,《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15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订得那样苛”的条约指哪一条约?这是因清政府哪次战争战败签订的?
(4)材料四中“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与“辛丑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密切相关?
(5)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2015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5周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55周年,《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15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材料二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军舰队。
——〔英〕马戛尔尼
材料三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四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材料一中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订得那样苛”的条约指哪一条约?这是因清政府哪次战争战败签订的?
(4)材料四中“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与“辛丑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密切相关?
(5)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统治面临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分化,产生了洋务派,他们兴起了洋务运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提出了哪两个口号?
材料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见下图)

(2)根据以上两图,说明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不值得肯定。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统治面临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分化,产生了洋务派,他们兴起了洋务运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提出了哪两个口号?
材料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见下图)

(2)根据以上两图,说明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不值得肯定。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4.
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遭遇了各种挫折,却仍然在孜孜以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3)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3)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2.选择题- (共11题)
6.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地图,与下图相比,我们从下图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的近代历史开始了 |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
7.
下边这幅漫画是19世纪末一位爱国者画的,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形象地展示了当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局面 |
B.它深刻地让人感知到当时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
C.它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殖民掠夺 |
D.此后不久,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展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8.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④ |
B.②③④⑥ |
C.②③④⑤⑥ |
D.④⑤⑥ |
9.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10.
《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下列有关该条约签订后中国发生的现象的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A.1903年张三从天津海口经过,看到了威武雄壮的大沽炮台 |
B.1903年李四从山海关经过,看到了澳大利亚的士兵在巡逻 |
C.1903年,贺六做生意发财了,想在北京东交民巷购买一所宅子,结果被外国兵赶了出来 |
D.1903年王五到北京去,看到义和团的势力发展到北京地区,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
13.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引文中“杰出人物”是指
A.魏源 | B.曾国藩 | C.洪秀全 | D.詹天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