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中国近代史既然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学习西方的探索史。让我们共同探究晚清时期的这三部历史。
【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见下图

(1)请分别写出上图三个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2)上图三个条约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这三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
【人民的抗争】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3)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这是哪个阶级的革命纲领?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请举出两位反抗外来侵略的清朝爱国官员(或将领)。
【艰难的探索】
材料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注: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可以勤远略(注:远方的国防战略事务)。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5)根据材料,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举出一例曾国藩所创办(或参与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材料四:见下图

(6)据图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五: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7)根据料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见下图

(1)请分别写出上图三个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2)上图三个条约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这三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
【人民的抗争】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3)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这是哪个阶级的革命纲领?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请举出两位反抗外来侵略的清朝爱国官员(或将领)。
【艰难的探索】
材料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注: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可以勤远略(注:远方的国防战略事务)。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5)根据材料,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举出一例曾国藩所创办(或参与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材料四:见下图

(6)据图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五: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7)根据料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2.判断题- (共6题)
3.
史实:1854年,英、法、美三国援引“一体均沾”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向清政府提出了全面修改条约的无理要求。三国要求中国内地和沿海城市全面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进出口货物免交子口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等。清政府拒绝了三国的无理要求,于是它们决心寻找借口,对中国发动战争。
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 )
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 )
5.
史实:义和团在山东的揭帖:“……仙出洞,神下山,附着人体把拳传。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销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推论: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但这次运动反对一切与外洋有关的事物,具有盲目排外性。( ▲ )
推论: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但这次运动反对一切与外洋有关的事物,具有盲目排外性。( ▲ )
6.
史实:福州船政局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874年,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后来,遇到新工艺时,也只是暂时雇佣少数洋匠。
推论: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本国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对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推论: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本国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对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7.
史实:1895—1898年之间,维新派创办的学会、学堂、书局、报馆多达三百余所。涌现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一批领袖人物,议论时政,集会结社蔚然成风。
推论:广泛传播了维新思想,培养了改革的领导力量,为戊戌变法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 )
推论:广泛传播了维新思想,培养了改革的领导力量,为戊戌变法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 )
3.选择题- (共13题)
11.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B.经历了清朝晚期和中华民国两个时期 |
C.中国人民从此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
D.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逐渐形成到确立的历史 |
12.
“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 )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 B.军民体质下降 | 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 D.白银大量外流 |
15.
有人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圆明园 |
16.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C.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判断题:(6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