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839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5

1.判断题(共1题)

1.
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画“正确”,错误的画”错误”。

(1)A图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B图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C图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了中国近代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4)D图1949年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5)上述历史事件中A和D改变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

2.综合题(共3题)

2.
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以下图示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外交发展历程。请结合图示信息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
(1)题目自拟。
(2)文中需包含反映上述特点的史实各一例,并写出其中两个历史事件的影响。感受了中国近现代的外交历程,请谈一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3)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字数在200左右。
3.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月四日下午一时半,十几个学校的学生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头可断青岛不可失”……第二天,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六月三日,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时被北洋政府逮捕一百七十八人……第三天,上街演讲的学生达到五千多人,社会影响加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着《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二(七七事变后)20岁的张访朋投考了由广西南宁迁到桂林的黄埔第六分校,成为第十六期期的一名学生……,为了锻炼预备军官们的指挥能力,军校里不时进行沙盘作战演习……教官们讲怎么指挥作战,讲得很生动这是张访朋第一次从军官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作战。
——摘编自《我的抗战》节目组著《我的抗战Ⅱ》
材料三在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的短短一个月后,百事可乐在香港的业务代表李文就向深圳市政府写了一封信,表达到深圳投资设厂的意愿。在双方的诚意和共同努力下,很快就建立起深圳市饮乐汽水厂。根据协议,我方提供5000多平方米的土地,百事可乐提供设备和50万美元的流动资金……饮料厂很快建成投产。
——摘编自徐明天著《春天的故事:深圳创业史1979-2009》(上卷)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说这一历史事件是“历史转折点”?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历史事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黄埔军校的创办者是谁?张访朋投考黄埔第六分校的时代背景是什么?黄埔军校在此时代背景下有何贡献?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除深圳以外的一个经济特区。依据材料三,以深圳市饮乐汽水厂的建设为例,简述深圳经济特区进行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措施。(注意史论结合,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行列,同盟杭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大国,中华民族开始了近百年来的伟大复兴。

——藏运枯《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历史上出现的国际秋序,都是在战争结束后由战胜国提出并建立起来的,反映了战后的力量对比,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因此新秩序建立的时间都较短。但是,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却并非通过战争,而是在和平的条件下实现的,所以在两极格局崩溃后并没有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区别,国际主要战略力量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设想来确立新的国际秋序。因此,国际新秋序的建立必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将不可避免的充满矛盾和斗争。不管怎样,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演变,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力量。

——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认为“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大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彰显了我国的大国风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哪一战争后形成的?这一体系的确立与哪两次国际会议的召开有关?并分别列举这两次会议上签订的条约一例。
(3)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转向战后对抗的主要原因。

3.选择题(共15题)

5.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到了1918年之后又有了“新内容”,这个新内容是指
A.宣传民主和科学
B.提倡白话文
C.反对孔孟之道
D.宣传马克思主义
6.
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指
A.《南京条约》签订B.边疆地区危机扩大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7.
“从清晨开始,首都各界群众高举红旗,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地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乐队高奏《义勇军进行曲》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这段材料描述的盛况是。
A.北平和平解放
B.开国大典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
D.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8.
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格局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喻指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喻指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喻指的是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9.
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得以恢复,这时我国外交正处于(  )
A.与西方的紧张期B.与苏联的蜜月期C.与美国的改善期D.与日本的建交期
10.
有“一代才女”之称的史学家陈衡哲称赞但丁是“中古文化的结束,也是近古文化的先锋”。其中“近古文化”始于。
A.文艺复兴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新航路开辟
D.《人权宣言》发表
11.
下列关于航海家哥伦布的描述错误的是。
A.他是意大利的航海家
B.他在1492年到达了美洲
C.他从欧洲到美洲穿过了太平洋
D.他一直都认为自己到达的是印度
12.
1885年,本茨试制成功的汽车的动力是。
A.水力
B.电力
C.蒸汽机
D.内燃机
13.
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
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总统制D.民主共和制
14.
《共产党宣言》是激励无产阶级为实现公平公正社会制度不断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该宣言的发表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C.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D.动摇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15.
17世纪,一位英国科学家解释自己的天文学理论时说:“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他解释的这一理论应是(  )
A.微积分B.万有引力定律C.相对论D.进化论
16.把下面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7     0.15    59     0.375    3 114     1.5
17.
1930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这些措施
A.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B.加剧了经济危机
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
D.改善了国际关系
18.
二战中,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腹背受敌的两栖作战行动是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柏林战役
19.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美国原子弹的威力
D.美苏等工业大国参战,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