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37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6

1.列举题(共3题)

1.
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伟大的创举是实行________
2.
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________
3.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形容的是________

2.综合题(共2题)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请回答:
(1)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批城市有哪些?

材料二: 如下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材料三: 1979-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表。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对外开放的作用?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更好地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中国在2001年12月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
5.
综合探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1)为改变这一落后现象,我国制定了一五计划,该计划取得了哪些具体的成果?对中国有什么重大意义?
(制度确立)

材料二


(2)材料二的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 其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出现失误)

材料三 “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严重失误。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 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何?
(拨乱反正)

材料四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4)党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这场改革的总设计师是谁?
(以史为鉴)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3.选择题(共19题)

6.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阶级斗争为纲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7.
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
A.三大战役B.新中国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土地改革
8.
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
A.“大跃进”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9.
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焦裕禄B.邓稼先C.王进喜D.雷锋
10.
中共十九大确定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A.***理论B.三个代表
C.科学发展观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1.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12.
1951年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第一届全国人大会召开
C.西藏和平解放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3.
下列选项中,前后联系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B.三大改造——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
D.制订“一五”计划——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4.
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
A.反抗外来侵略B.进行三大改造C.发展国民经济D.巩固新生政权
15.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B.实行公私合营
C.组织生产合作社D.开展合作化运动
17.
建国初期,***曾经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进行土地改革
B.实行“一五”计划
C.开展“三大改造”
D.发动“大跃进”运动
18.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9.
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那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那次会议上制定的?()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
A.和平发展的道路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共产主义道路
21.
中国梦是中华人民的梦,依靠人民来实现,为人民造福。下列属于中国梦的内容的是(   )
①国家富强   
②科技领先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2.
某同学在研究“我国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时发现,我国国企改革最早选择四川的六家企业进行试点,然后推广到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再向全国推开。这一“试点”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B.扩大企业自主权C.实行产权改革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3.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这次会议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两个凡是”
C.四项基本原则D.“三个代表”
24.
《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歌词,由“革命风暴席卷全球,牛鬼蛇神一片惊慌”改为“中华儿女发奋图强,勤恳建设锦绣河山”。这一变化体现(  )
A. 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 B. 由“马克思主义”转向“***思想”
C. 由“两个凡是”方针转向“实事求是” D. 由重工业发展为主转向轻工业发展为主

4.填空题(共1题)

25.
被誉为“铁人”的人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列举题:(3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