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36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6

1.综合题(共2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新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1953)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6月30日)

(1)材料一反映哪一史实?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史实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彭德怀是对哪一历史事件做的总结?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你心目中的“土地改革”(时间,内容,意义)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1954年6月14日)

材料二: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基本上实现。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材料三: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耸立的灯塔……雷锋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宝贵的精神财富。

——李长春《在全国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2012年03月03日)

(1)据材料一情况党中央在1953年实施了什么规划?其基本任务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中“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写出对农业改造的具体方法。
(3)概括材料三中“雷锋精神”的内涵,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学习雷锋精神的。

2.选择题(共15题)

3.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阶级斗争为纲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4.
“民众站立起来,堂堂正正做个人……”这是黄炎培写的《天安门歌》,其创作背景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5.
如图中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的身上体现怎样的精神

①爱国主义
②革命英雄主义
③民主科学
④反封建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这是1950年流行于凤阳的花鼓词。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7.
如果1950年的中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排在前两位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开国大典三大改造
C.一五计划大跃进
D.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战争
8.
小诺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小平爷爷》的发言,以下不能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A.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B.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C.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
D.1977年回复高考制度的支持者
9.
每周一同学们都会齐聚学校操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奏唱国歌仪式。国歌是指(  )
A.《黄河大合唱》B.《我的祖国》
C.《义勇军进行曲》D.《英雄赞歌》
10.
1956年底,全国96.3%的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社,全国91.7%的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合作社,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导致这些数据的直接原因是
A.新中国建立
B.召开一届人大
C.实施三大改造
D.掀起大跃进运动
11.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将阻隔长江的“天堑”变为“通途”的第一座桥梁建立在
A.南京
B.武汉
C.扬州
D.成都
12.
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13.
誓言“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并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焦裕禄B.袁隆平C.王进喜D.雷锋
14.
阅读如下图“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兴起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中共八大的召开
15.
标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标语反映改革开放时代的是
A.“公私合营”“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B.“割资本主义尾巴”“一大二公”
C.“谁是最可爱的人”“向雷锋同志学习”
D.“招商引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16.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科学发展观”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
A.民族团结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祖国统一
D.外交成就
17.
1985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迈进。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